《登峨眉山》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登峨眉山更新时间:2017-03-17
《登峨眉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写登峨眉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仙界的向往。开头写未到峨眉以前对峨眉山的向往;接着写峨眉山的景色,抒发诗人探幽访胜的情怀、好道求仙的不羁性格,并写出了峨眉山远绝尘嚣的境界。诗虽写寻仙访道,而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21年)间。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据清人黄锡珪《李白年谱》称:“开元九载,白游峨眉,有《登峨眉山》诗。”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因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而得名,是著名的风景区,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⑵邈:渺茫绵远。
⑶周流:周游。
⑷绝怪:绝特怪异。
⑸青冥:青而暗昧的样子。
⑹泠然:轻举貌。《文选·江淹〈杂体诗〉》:“冷然空中赏。”
⑺锦囊术:成仙之术。《汉武内传》载:汉武帝曾把西王母和上元夫人所传授的仙经放在紫锦囊中。
⑻琼箫:即玉箫,箫的美你。
⑼微尚:指学道求仙之愿。
⑽烟容:古时以仙人托身云烟,因而称仙人为烟容。此处烟容即指脸上的烟霞之气。
⑾尘累:尘世之烦扰。
⑿骑羊子:即葛由。《列仙传》卷上:“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2] 
白话译文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诗人李白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古诗《登峨眉山》的名句翻译赏析

《登峨眉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