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芳辰良宴》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洞仙歌·芳辰良宴更新时间:2018-03-30
《洞仙歌·芳辰良宴》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孩子的三朝宴刚好与正月人日并在一起共同欢庆,述汤饼宴中的情景。大家围坐在新生儿的周围,仔细地瞧看品详着,这孩子梅花形的酒靥和桃花色的小嘴究竟哪样更美些。词的下片倒叙产子,后言主人家累受皇恩所赐如枝沐“东风,结子成阴”,而名利双收,“结子成阴”又可理解为主人多子多福。这首词紧扣主题,自然流畅,充满喜庆的味道。
《洞仙歌》,唐教坊曲,《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豆亦参差不一。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有三十五格,兹以《东坡乐府》所用《洞仙歌令》为准。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双调,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这也是一首变体,共八十六字,其中下片第四句多一衬字,下片第六句多二个衬字。
朱笺:集中《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据此,方庵亦宦吴中者。又据刘克庄《孙花翁墓志》:“孙惟信,字季蕃,自号花翁,开封人。少受祖泽,调监当,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游,留苏杭最久,其依声度曲公谨之妙。”《直斋书录》解题:《花翁集》一卷,开封孙惟信撰。孙在江湖中颇有标致,多见前辈,多闻旧事,善雅谈,长短句尤工。”
“芳辰”两句,扣题中“方庵春日花胜宴客,为得雏庆”之意。“人日”,指正月初七。据《北史·魏收传》引董勋答问礼俗曰:“ 正月一日 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芳辰良宴”,即指婴儿的三朝宴。此言孩子的三朝宴刚好与正月人日并在一起共同欢庆。“细缕”下四句,述汤饼宴中的情景。此言宴席中有细如发丝的长寿面及雪白的馒头等用来招待客人,以取吉利。为庆贺主人方庵喜得贵子,客人们都送来了玉犀金彩之类的小儿饰物作为贺礼,并希望能借方庵贵子的光,大家沾得些喜气。所以大家围坐在新生儿的周围,仔细地瞧看品详着,这孩子梅花形的酒靥和桃花色的小嘴究竟哪样更美些?
“露房”三句,倒叙产子。“露房”,即产房;“宜男”,即萱草别名。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周处《风土记》记载:“怀妊妇人佩其(萱草)花则生男,故名宜男”。此言在花径深处,主人设有产房,当刚进入新春佳节不久,主人家就喜得贵子,这是因为孕妇早就在使用萱草作枕而睡的缘故啊!“待枝上”五句,有讽喻主人之意。此言主人家累受皇恩所赐如枝沐“东风,结子成阴”,而名利双收。“结子成阴”又可理解为主人多子多福。到那时,请你别忘记还有个“蓝桥”之约,等着你去饮仙浆呢!我(词人)猜想主人在西湖边尚筑有一座“别馆”,在那儿可与爱人情意缠绵,又可以身穿锦袍(官服),同乘“画舫”,游湖赏月,整天沉溺在醉乡之中。上五句,一刺主人虽喜得贵子,却是移情“别馆”,用情不专;二刺主人既身受皇恩,在朝为官,理应以身许国,但如今却只沉溺在温柔醉乡之中。词人可谓主人“方庵”的诤友也。又一说:这一生了个贵子的女人,就是方庵藏在西湖别馆中的爱姬。而这次的人日春朝宴,也是安排在这别馆里举行。此说与上述解释不同,记之以飨读者。

诗人吴文英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古诗《洞仙歌·芳辰良宴》的名句翻译赏析

《洞仙歌·芳辰良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