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宋之问古诗:渡汉江更新时间:2017-03-01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706年)途经汉水时。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注释
⑴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⑶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3]  [4] 
白话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诗人宋之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查看详情>>

诗人宋之问作品: 《幸岳寺应制·暂幸珠筵地》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陪王都督登楼诗》 《送杜审言·卧病人事绝》 《伤曹娘二首》 《西施浣纱篇·西施旧石在》 《宴郑协律山亭》 《绿竹引·青溪绿潭潭水侧》 《登北固山·京镇周天险》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古诗《渡汉江》的名句翻译赏析

《渡汉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