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太湖》赏析

朝代:明代诗人:袁宏道古诗:渡太湖更新时间:2020-11-18
诗凡八句,句句写景。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傍晚湖边空旷清爽、静美的景色,这与城中喧闹烦嚣的环境判若两个世界。秋气如水,野树沉浸其间,越发显得清深凉爽。湖畔泊着一艘孤舟,晚霞落在船篷上,画面简淡、寂静、优美。首二句为静景,三四两句则为动景但动中有静。诗人日处闹市,时闻车马喧闹、人群嘈杂之声,接触各色人等,应酬不断,“上官如云,过客如雨”这对一个性格疏放,爱好闲静的人来说,实在难以忍受,所以才道常常叫苦不迭。如今到了太湖之滨,所见全然是另一种景象,渔船缓缓而出,船上张挂着渔网,老头背着米盐,正傍小溪归来,一切都是那么简朴、宁静,自有一种城里人不能得到的乐趣。五六句两句写行舟渡湖所见。山峰重选翠色深浓,如鹦鹉的羽毛,波浪翻滚,前后相逐,如白鸟之腾飞。“选”“驱”“飞”写其动态,“翠”与“白”状其色彩,“鹦哥”、“白鸟”比喻新巧。这两句不仅把太湖的山水写活了,而且跃着诗人喜悦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山水的爱怜。最后两句,将自身溶入画中,日暮风急,船头激起很高的水花,飞溅到诗人的衣上。他十分畅快惬意,沉醉在太湖如画的景色里,以至畅然忘归了。
这首五律八句皆写景,每句都可入画。诗人未尝直抒情愫,而又句句有情,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并从侧面反映出对官场的厌倦。
《妾薄命》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一首拟古乐府诗。全诗写一个被遗弃女子的哀哀哭泣,她向人们倾吐着满腹的心酸;哀到极点,却又保存着一线企望,希冀丈夫忽然醒悟,重新给她以爱情。诗用乐府体,通过比喻来抒情,感情诚挚动人。
这首诗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朝由于推行绝对君主专政,理学、八股盛行,却出现了“台阁体”到“复古派”的长期统治,前者空洞典雅,后者模拟聱牙,平易通俗的文风消匿了。不过,时代发展到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解放浪潮涌出,戏曲小说大盛,民间文学被重视,一股文学通俗化的激流以冲决一切的力量奔涌向前。袁宏道顺应这股潮流,提倡以平易通俗的语言,直抒胸臆,不用什么典故,大量釆入俗语,他还向民歌学习,创作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清晰明快,平俗易懂。《妾薄命》就是这时期创作的。

诗人袁宏道资料

赏析作者袁宏道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 查看详情>>

诗人袁宏道作品: 《与小修夜话忆伯修》 《外甥毛云花烛诗》 《游惠山作·雪后青山暖复鲜》 《郝公琰邀过禅堂访诸高衲》 《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 《送罗服卿还夷陵兼柬陶孝若年兄》 《夏日城西月张园看荷花得莲字》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七夕偶成·儿女纷纷乞巧》 《寒食饮二圣寺

古诗《渡太湖》的名句翻译赏析

《渡太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