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遥·香玉》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温庭筠古诗:归国遥·香玉更新时间:2020-06-08
《归国遥·香玉》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以秾丽之笔,描写一个女子的情态之美及其失望情绪。上片极写女子之美,下片极写她的孤寂。作品把美和孤寂联系起来,造成了一种美而见弃、怀才不遇的不平及怨怼之情。全词辞藻华丽,风格秾艳,体现了温庭筠词的特点。
注释
⑴归国遥:词牌名,又作“归国谣”。
⑵香玉:泛指头上精美的首饰。
⑶“翠凤”二句:具体写首饰。意思是翠凤饰成钗头的宝钗,下垂着穗子;还有钿筐、金粟和交错的彩胜戴在头上。宝钗、钿筐、彩胜、金粟,都是首饰的种类。金粟:桂花也称金粟,因花蕊如金粟点缀枝头,这里的金粟,是指妆饰品的形象如金粟状。交胜:彩胜在头上交错戴着。簏簌(lùshù):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妆饰物。
⑷“越罗”句:衣用越罗制成,其色如春水碧绿。越罗:古越国(苏杭一带)之地所产罗绸,轻薄美观。
⑸“画堂”二句:精美的厅堂还燃着残烛,烛光透过帘幕,夜深人静了。梦醒后,更觉更漏声迫促。
⑹“谢娘”二句:谢娘无限伤心,日光初照,屏风上山景时隐时现。谢娘:泛指美丽的少妇。据《唐音癸签》载,李太尉德裕有美妾谢秋娘,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德裕后镇浙江,为悼亡妓谢秋娘,用炀帝所作《望江南》词,撰《谢秋娘曲》。以后,诗词多用“谢娘”“谢家”“秋娘”泛指妓女、妓馆和美妾。又:六朝已有“谢娘”之称。如《玉台新咏》中有徐悱妇《摘同心支子寄谢娘因附此诗》,故以“谢娘”为谢秋娘之说,恐非。心曲:内心的深处,后来常指心中的委曲之事或难言之情。这里是伤心的意思。
白话译文
头上佩戴着香玉,钗上的凤坠低垂,花钿辉映金粟。身上的越罗长裙,轻舞着春水般的碧绿。
画堂残烛忽明忽暗照在帘幕里,梦醒时只听得更漏声声急。她那相思无限的愁绪,如晓光初映屏上山影,明了又暗,断了又续。

诗人温庭筠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 查看详情>>

诗人温庭筠作品: 《弹筝人·天宝年中事玉皇》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寄崔先生·往年江海别元卿》 《西陵道士茶歌》 《四皓·商于甪里便成功》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 《巫山神女庙·黯黯闭宫殿》 《咏晓·虫歇纱窗静》 《太子西池二首》 《过潼关·地形盘屈带河流

《归国遥·香玉》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