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家》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高启古诗:过山家更新时间:2020-10-21
注释
1。纬车:纺纱车。游诗句有:“房栊静听纬车声。”
2。春暗:春天的树一片浓阴。
3。崦:山坳。焙茶:烘炒茶叶。
白话译文
小溪的流水声夹杂着纺纱车吱吱作响,春天的石板桥附近树一片浓阴,没有花儿绽放。
一阵微风吹来却有淡淡的清香逼近,是隔壁山坳的人家在制作茶叶。
《过山家》写路经山上人家的所见所感,是一首描写山家生活的优秀诗作。它的第一句写听到的声音,第二句写见到的景色,第三句写嗅到的气味,第四句承第三句,说明气味来源。短短四句诗,就把山家环境的优美,家人的勤劳,劳动的欢乐以及路经山家的季节、时间和感受全部展现出来。
作者是在春末的一个中午路经山家的。说时在“午”间,原诗有字;为什么说是春末,原诗说“春暗”“无花”,就已在景色里透露了时令:花已开过,树叶繁密,这才有了一片深荫。山家的环境是清雅幽静的:它坐落在一条小溪旁边,一架板桥横卧在清波之上,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屋外绿树环合,花时则一片明艳。居人自然要从事耕牧,限于篇幅,这些显而易见的内容作者没有明说。他只点出两项副业,即养蚕纺织和种茶焙茶,且这两项劳动是在通常的午休时间进行的,上下午自然还有主要的劳动。山家人丁的勤劳辛苦就这样间接表现出来。勤苦是勤苦,但他们并不愁戚。你听那淙淙的流水声,象他们劳动的欢快伴奏多你闻那焙茶的清香,仿佛是给劳动者情深而免费的款待。这才是虽然流汗,但毕竟舒心惬意的生活。作者的赏爱之情完全流注在写景的诗句之中。这便是批评家们赞许的那种“融情入景”的高妙意境。

诗人高启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 查看详情>>

诗人高启作品: 《和周山人见寄寒夜客怀之作》 《赠陶篷先生·鲁连岂赵客》 《西园閒兴·看到竹过邻》 《奉天殿进元史》 《闻霰·初讶惊沙过》 《悼故顾宜人·避乱应千里》 《节妇吟·城头黑云如坏屋》 《客舍夜坐·楼角声残锁禁城》 《寓感·颓阳在川上》 《江村乐·一犬行随饷榼

《过山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