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赋水仙》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贺新郎·赋水仙更新时间:2018-01-05
开篇“云卧”、“衣裳冷”、“月下”、“水边”,点出时间、地点、天气。“罗袜生尘”引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词人用以比拟水仙摇曳之态。“一点娇黄”真真写尽此花之娇美。“解佩”的典故引自汉代刘向《列仙传》,说的是两位仙女解佩赠人的故事,词人想象自己与水仙子亦有此缘。然此等美景良辰,词人却心下黯然,“待和泪,收残粉”转承下篇“幽愤”。《怀沙》、《招魂》都是屈原的作品,词人借此抒发自己壮志不筹的愤懑之情。“烟雨凄迷,翠袂摇摇”,更添惆怅。瑶琴弦断,《招魂》无人赋,只有金杯银台,润泽鲜亮。愁肠无可消遣,只有沉溺于杯中之物。又奈何,酒醒之后,依旧是孑然一身。
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通过水仙之咏,联系屈原的骚怨忧愤,流露出自己人生坎坷、政治失意的苦闷和惆怅。轻盈婀娜的水仙承载着深浓悲怨的主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词的上阕写仲春田园的美丽风光和词人由此引发的感喟,词的下阕描绘了一幅朴实闲适的农家生活图景。词中表现了怀才不遇的词人那种无奈背后的不甘闲居的进取之心。
此词创作时间大致是公元1182年,时年他四十二岁,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

诗人辛弃疾资料

赏析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贺新郎·赋水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