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路夜发诗》注释译文

朝代:南北朝诗人:谢朓古诗:京路夜发诗更新时间:2020-09-26
注释
1。京路:自丹阳去宣城,当时丹阳郡治所在建康京城。
2。夜发:黎明前启程。
3。肃肃:迅疾的样子。
4。戒:准备。
5。徂(cú)两:待发的车辆。“两”同“辆”。
6。泱漭(yāngmǎng):不明亮的样子。
7。邈(miǎo)、夐(xiòng):都是远的意思。“夐”,同“迥“。
8。山川:指路途。
9。修:长。
10。广:远。
11。文奏:文章。
12。方:常。
13。盈前:堆满在案上。
14。怀人去心赏:有心事的人就没有赏心乐事了。
15。敕躬(chìgōng):整饬自己。
16。跼蹐(jújí):畏缩不安的样子。
17。瞻(zhān)恩:赡顾皇恩。
18。唯:心思。
19。震荡:内心动荡不安的样子。
20。行矣倦路长:走吧!倦客前面的路还很长。
21。税:通“脱”。
22。鞅(yāng):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套,这里指马车。
白话译文
夜晚在纷乱中整装,迅速准备好远行的车辆。
天上的星星还在闪烁,天空还是不明亮的样子。
踏着秋夜的露水,迈着沉重的步子走着,渐渐地,看见一轮朝日冉冉升起。
离家乡越来越远,走过的路途越来越长。
文章常常堆满在案上,有心事的人就没有赏心乐事了。
每次整饬自己畏缩不安的样子,赡顾皇恩内心总是动荡不安。
走吧!倦客前面的路还很长,能有什么办法让我弃官归隐呢。
谢朓的这首诗名为《杂咏镜台》,实为对女性妆容的细致描绘。全诗借咏物来写入,表面上看是一首咏物之作,而诗人的实质目的是要通过 描写镜台的精致华丽,增强女主人公顾影自怜中惶惶忧心的艺术感染力,“玲珑类丹槛,苕亭似玄阙”诗的前两句对镜台的模样作了一个生动的描绘:镜台精巧细致,就像赤色的栏杆,样子高峻就像雄伟的宫殿。
第二句也是写镜台的,此句运用了一个典故,“对凤”、“垂龙”是指贾充妻李淑文的对凤垂龙玉镜台。“清冰”、“明月”则把镜台的清朗、明亮表现了出来。这里运用的华丽的辞藻看似是描绘镜台的,实际上是用镜台的美丽来比喻女性容颜的娇媚。可是,诗的最后一句,话锋一转,原来这位女子的“玉颜”无人欣赏,只能顾影自怜。“玉颜徒自见”把女子内心的忧伤展现在人们面前。紧接着后面,诗人揭示了女子伤心的原因,是因为“畏君”绝情的忧心。在这首诗中,镜子再精致,没人使用,正如女子再美丽,却没人欣赏。通过镜这一意象,把女子内心的顾影自怜表现的淋漓尽致。

诗人谢朓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谢朓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 查看详情>>

诗人谢朓作品: 《迎神·清明畅》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 《出藩曲·云枝紫微内》 《迎神·雩有讽》 《游东田》 《永明乐·出车长洲苑》 《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 《宣城郡内登望诗》 《临溪送别诗》 《至寻阳诗

古诗《京路夜发诗》的名句翻译赏析

《京路夜发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