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堂》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净土堂更新时间:2017-04-20

《净土堂》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组诗《巽公院五咏》中的第一首诗。此诗主要描写龙兴寺净土堂做佛事的情景。

注释
⑴净土:佛教谓庄严洁净、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之极乐世界。此诗是组诗《巽公院五咏》的第一首。《巽公院五咏》包括五首小诗,都是写龙兴寺里的有关事物和景色。
⑵结习:《维摩诘经》(大乘佛教经典)说:“维摩诘室,天女以花散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尔时天女问舍利佛:‘何故去华?’答曰:‘结习未尽,花著生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沈约《内典序》:“结习纷纶,一随理悟。”佛教谓人世嗜欲诸烦恼。无始:《胜鬘(mán)经》说:“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佛教谓世间一切,若从生、若法,皆无有始也。
⑶沦溺:论落沉没。苦:《佛地经》说:“逼恼身心名苦。”
⑷三室门,即三解脱门。《智度论》卷十九:“子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又:“涅盘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行此法得解脱,到无余涅盘,以是故名解脱门。
⑸ 清泠(líng零):泠,轻妙。
⑹歌法言:指诵唱佛经。
⑺稽首:旧时跪拜礼。头至手,而手至地。导师:《维摩诘经》注:“菩萨如来,通名导师。”佛、菩萨,唱导之师,皆可称导师。
⑻超遥:遥远貌。阮籍《请思赋》:“超遥茫渺,不能究其所在。”尘昏:左思《吴都赋》:“红尘昼昏。”
译文
人的结习从无开始,
沦落沉溺穷尽了苦难之源。
轮回成为今世的人形时,
才彻悟三种解脱的空门。
华堂中开辟一块洁净的地域,
佛的图像清晰而且细微。
堂中焚烧清泠的檀香,
诵唱着微妙的佛经。
我叩首拜谢唱经的法师,
遥遥地忏悔在红尘中的昏聩。

诗人柳宗元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诗人柳宗元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古诗《净土堂》的名句翻译赏析

《净土堂》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