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作》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崔颢古诗:辽西作更新时间:2017-03-08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四句是说: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这几句描写辽西春天的景象。起句点名时节地点。辽西地处北国,虽然已是晚春,却残雪犹存,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既称“芳岁”,复称“残雪”,再一个“冻”字,写出了这里荒寒而独特的景象。“四月”照应“芳岁晚”;“春水”暗应“残雪”。这两句在荒寒的背景上涂抹了清亮的生命的绿色,意境宁静优美。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四句意为: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这四句由前面描绘辽西春景转为写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马肥之时,此春天牧马,看似安宁祥和,实暗伏杀机,因而汉将日征兵,严加防范,不敢懈怠。“露重”两句,用兵器与铠甲在自然条件下的反应突出士兵作战的艰苦,引出下文的感叹。
“寒衣着已尽,春服谁为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四句意为: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应开头次句“残雪冻边城”。寒衣已尽,春服无着,戍边生活倍加艰辛,却无人知晓、可怜。“春服谁为成”,采用疑问语气,意即没有做成,自然引出结句寄语洛阳使,亦即寄语朝廷,要体恤边关将士的辛苦。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深切同情。
这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语言平实,层次清晰,格调刚健,境界沉雄,饱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苏氏别业》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写诗人到深山中的苏氏别墅游览的情景。他一到清幽的别业就产生隐逸之情,欣赏别业周围的开阔景色和别业里新奇别致的幽景,静静地坐下来悠闲地聆听深山中春鸟的啼鸣,置身这种环境中,他感到自己仿佛超脱凡尘,烦恼、杂念全部消失,非常舒心惬意。全篇语言洗炼,造语新奇,格律严谨,意境清幽,是盛唐五律的一首杰作。
祖咏喜欢幽静,性情高雅,洒脱超俗,向往心灵的宁静。他一到清幽的别业,就感到自己仿佛超脱凡尘,烦恼、杂念全部消失,非常舒心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诗人崔颢资料

鉴赏作者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 查看详情>>

诗人崔颢作品: 《孟门行·黄雀衔黄花》 《川上女·川上女》 《题潼关楼·客行逢雨霁》 《赠怀一上人·法师东南秀》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发锦沙村》 《渭城少年行·洛阳三月梨花飞》 《杂诗·可怜青铜镜》 《赠王威古·三十羽林将

古诗《辽西作》的名句翻译赏析

《辽西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