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祚传》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文言文:李多祚传更新时间:2018-09-13
李多祚,他的祖先是靺鞨酋长,号称黄头都督,后来进入中原,世系太远已经湮没。传至李多祚,骁勇善射,因军功多次升任为右鹰扬大将军。李多祚征伐黑水靺鞨,诱骗部落酋长,设酒大宴宾客,乘酒醉时将他斩首,打败他的部众。室韦和孙万荣叛变,李多祚和众将进军征讨,因功劳改任右羽林大将军,于是统领北门卫兵。
张柬之将要铲除二张,因李多祚平日慷慨激昂,可以动以大义,于是不急不忙对他说:“将军掌管北门宿卫多久了?”他答道:“三十年了。”“将军出身贵族,显贵重于当世,不是大帝的恩德吗?”李多祚落下几行眼泪,说道:“死也不忘!”张柬之说:“将军知道感念恩德,就知道报答恩德的方法,如今在东宫的是大帝的儿子,然而宠佞小人独揽朝政,危逼宗庙社稷。国家兴亡在于将军,将军果真有意吗?放过今日还会有机会吗?”他回答说:“如果为了王室,一切听从您的指挥。”于是对天地起誓,语气毅然,张柬之于是定下计谋。以敬晖、李湛任右羽林将军,命他们统领禁兵,和李多祚、王同皎迎请太子到玄武门,破门而入。到达长生殿,禀告武后说:“众将诛杀逆臣张易之、张昌宗,担心泄露大计,不敢预先奏报,叩头请罪请求处以死刑。”武后卧病在床,看着李湛说:“我待你父子不薄,你也参与了这件事吗?”
中宗恢复皇位,封李多祚为辽阳郡王,享有实封八百户,儿子李承训为卫尉少卿。李湛迁任大将军,封赵国公,享有实封五百户。皇帝祭祀太庙,特地下诏李多祚和相王上车辇在左右侍从。监察御史王觌认为李多祚是夷人,虽然有功,不应和皇上同乘车辇,皇帝说:“朕对他推心置腹,你不要再说。”
崔玄暐等人获罪,李多祚害怕灾祸殃及自己,所以表面上和韦氏相交亲密。节愍太子诛杀武三思,李多祚和成王李千里率兵先到玄武楼下,详细说明诛杀武三思的原因,按兵不战。宫闱令杨思勖正侍从皇帝,就拔刀斩杀他的女婿羽林中郎将野呼利,士兵因而泄气溃散,李多祚被部下杀死,两个儿子也被害,全家被没入官府。景云初年,追诏恢复官爵,并赦免家人。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秦王即帝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魏征叩头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贞的臣子,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太宗说:“好。”贞观三年,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贞观七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退意更坚。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知门下省事,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

诗人欧阳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李多祚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