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传》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诗人:陈寿文言文:刘琰传更新时间:2018-10-31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刘备在豫州时,征召刘琰为州从事,因为他与刘备同姓,又风流倜傥,善于谈论,故此对他亲近厚待,于是常随刘备身边转战各地,并常为刘备的宾客。刘备平定益州,任命刘琰为固陵太守。后主刘禅登基,刘琰被封为都乡侯,朝臣排位总随李严之后,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升车骑将军。但他不参预国家政务,只领着一千多士兵,随丞相诸葛亮高谈阔论而已。他车马衣饰居住食饮都非常奢侈,侍婢几十人,都能演唱弹奏,又都教熟诵读《鲁灵光殿赋》。
建兴十年(232),刘琰因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说话虚假伪饰,受到诸葛亮的责备。刘琰写信给诸葛亮认罪说:“我天性讲求虚空,本来不大检点自己的德行,加之贪酒嗜饮的毛病,自跟随先帝以来,种种奇谈怪论,险将危及朝运。多蒙明公您看在我一心为国的份上,原谅我身上的诸多秽垢缺点,提携扶助,使我得到今日的官位俸禄。我整天迷醉散漫,言语多有过错,您仁慈恩惠包涵忍让,不要与我计较这些,使我得以保全身体性命。我一定谨慎从事自我责励,改过自新,向神灵起誓;如不能继续为国效命,则无脸寄住人生。”于是诸葛亮让他回到成都,官位如前。自是刘琰神志恍惚。
建兴十二年(234)正月,刘琰妻子胡氏入宫给太后庆贺,太后下令特地留胡氏,一个多月才回家。胡氏颇有姿色,刘琰怀疑她在宫期间与后主刘禅有私情,招呼兵卒一大群拷打胡氏,甚至用军靴去打胡氏的脸,然后将她休弃遣送回娘家。胡氏便入朝告发刘琰的行径,刘琰坐罪入狱,有关衙门批语说:“兵卒不是用来指使打老婆的人,人的脸面不是鞋踏脚践之地。”刘琰竟由此被处死并抛尸街头。自此以后再不准许大臣的妻母入宫朝贺。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他率领私人武装跟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迁治所至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将领镇守汉川,大家都议论一定是张飞,张飞也心想必定是他自己。先主刘备却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无人不感到惊讶。刘备大宴群臣,问魏延道:“现在对你委以重任,你作何打算?”魏延回答说:“若曹操带领天下兵马前来,请让我为大王您去抗击他;如果是其他将领带领十万人马前来,请让我为大王您把他们吃掉。”刘备闻言叫好,众人也都觉得他出言豪壮。刘备称帝后,又升魏延为镇北将军。红潮网
建兴元年(223),魏延被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227),诸葛亮驻军汉中,更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230),又派遣魏延率军西进羌中,魏国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大战于阳溪,魏延大败郭淮等,由是被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晋封为南郑侯。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都想请求单独率领一万人马,与诸葛亮分兵两路进发而会师潼关,像从前韩信所为,诸葛亮总是制止不允。魏延常以为诸葛亮胆小,叹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魏延既善于养兵,又勇猛过人,加上性格矜持高傲,当时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惟有杨仪对他不宽容不让步,魏延对此十分仇恨,两人关系有如水火。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出兵北谷口,以魏延为先锋。他距诸葛亮营地十里扎寨,晚上梦见自己头上生角,于是他问善占梦的赵直,赵直骗他说:“麟麒有角但它不用角,这是不战敌人自破的征兆。”退下后他去告诉别人说:“‘角’这个字,刀下加用;头上用刀,这是很可怕的凶象!”当年秋,诸葛亮病重,便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讨论筹划他死后退军的安排,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不服从军令,便弃他不顾,军队照常行动。诸葛亮病逝后,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去探听魏延的口气。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嘛,府中的亲属和官员可发丧还葬,我自然应当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国家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等人,岂能受杨仪的指派,作断后的将军!”故此要同费祎一起作出留下的行动安排,要求费祎写出文告并由他们共同署名,告诉手下各位将领。费祎骗他说:“我应该回去把您的意见跟杨长史说明,长史是文官,不懂军事,一定不会反对您的意见。”费祎一出魏延营门就飞马而去,魏延随即就后悔了,追他又来不及。魏延派人去观察杨仪等的动静,才知道他们全都准备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计划,各营依次引兵撤退。魏延得到消息十分震怒,趁杨仪尚未发令撤军,自己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魏延、杨仪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一日之内,文书都传递朝廷。
刘禅就此事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都保证杨仪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劈山开道,昼夜兼行,随魏延之后到达。魏延先到后,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等,杨仪等命何平在前抵御魏延。何平斥责魏延先到的行动说:“丞相归天,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行动!”魏延的兵士知道魏延理短,便不听他的指挥,部队全都散去。魏延只是与他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马岱砍下魏延的脑袋交给杨仪,杨仪起身用脚踏踩魏延的头说:“庸奴!还能干坏事吗?”于是诛杀魏延三族。开始,蒋琬正率领宿卫各营扶丧北行,行程数十里,魏延被杀的消息传来,他又返回。起初魏延不北往投降魏国而南往返蜀,其本意只是为了杀掉杨仪等。平日诸位将领一向不和睦,当时时论也认为一定由魏延接替诸葛亮。魏延也自视为此而已,并非想背叛蜀国。

诗人陈寿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 查看详情>>

诗人陈寿作品: 《刘璋传》 《柳世隆传》 《朱异传》 《辛毗传》 《周泰传》 《黄忠传》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徐奕传》 《邴原传》 《郭淮传

《刘琰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