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王弼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明史·王弼传更新时间:2018-09-21
王弼,他的祖先是定远人,后来迁徙到临淮,擅长使用双刀,有“双刀王”之称。最初集结同乡,依靠三台山建栅栏自保。过了一年,领部下前来归降。大祖知道他的才能,让他担任宿卫。在潮州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攻取了池州石壕,攻打婺源州,斩杀守将铁木儿不花,占领敌城,俘获兵卒三千。提升为元帅。攻下兰溪、全华、诸暨,救援池州,收复太平,攻下龙兴、古安。大战鄱阳,在泾江口拦击陈友谆。随大军平定式昌,回师攻克庐州,占领安丰,攻破襄阳,安陆,攻取淮东,攻克旧馆,收降张士诚的将领朱暹,于是占领湖州。升迁为骑右卫靠军指挥使。
进而围攻平江,王弼驻军盘门。张士诚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突围,出西门搏击交战,将要进击常遇春部队。常遇春分兵到北边的护城河截断了他的后路,又另外派兵与张士诚交战。张士诚的军队拼死搏斗,常遇春抚着王弻的手臂说:“军中都称你为健将,能为我获取这人吗?”王弼说:“好。”他纵马挥舞双刀奋力搏击,敌人稍稍退却。常遇春率军乘机进击,吴兵大败,在沙盆潭溺死的人马很多。张士诚落入水中,差点淹死,乘着轿子入城,从此不敢再出城。吴地平定后,(王弼)得到的奖赏十分丰厚。
跟从大军征战中原,攻下山东,平定黄河南北,于是夺取元都。攻克山西,赶走扩廓。从河中渡黄河,攻克陕西,进军征讨察罕脑儿,奉军还京。洪武三年,授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一年,辅佐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收降朵甘诸酋和洮州十八族,斩杀和俘获很多。论功,封为定选侯,食绿二千石。洪武十四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到了大理,土酋段世扼守龙尾关。王弼带领部队从洱海直奔上关,攻占敌城,活捉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依次全部平定。增加俸禄五百石,赐予铁券。洪武二十年,以副将军身份跟从冯胜北伐,收降纳哈出。第二年,又以副将军身份跟从蓝玉出塞。深入塞外却不见敌军,蓝玉想引军返回,但王弼坚持认为不可以,蓝玉听从他的意见。到了捕鱼儿海,以王弼为前锋,径直逼近敌营,赶走了元嗣主脱古思帖木儿,全部缴获了敌军辎重,洪武二十三年,奉诏回乡。洪武二十五年,跟从冯胜、傅友德在山西,河南练兵。第二年一同被召回,先后赐死。爵位被削除。
谢杰,字汉甫,长乐县人。万历初年进士,授职行人,册封琉球,谢杰推却他们的馈送。琉球的使者入宫中辞谢,仍用黄金馈送,终于在朝廷说了让他们返回。任两京太常少卿。南京每年祭祀懿文太子,以祠祭司官代替,谢杰说:“祝版上署上皇帝的名字,结果派卑贱的人行事,亵渎了礼节,请如哀冲、敬庄二位太子的事例一样,派遣列侯祠祭。”皇上肯定了他的意见,于是任用南京五府佥书负责。谢杰逐渐升到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推荐的人以钱来谢他,谢杰说:“贿赂而后推荐,像是拿着戈矛的强盗。推荐而后接受贿赂,是披着衣冠的强盗。”人们把它当作名言。后晋升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天,谢杰因为皇帝荒废政事,上疏陈述十条告诫意见。说:“此前侍奉两宫太后亲热恭敬出自一心,现在却长久地未如期进宫请安,节日庆贺也少了。孝安太后出丧,皇上也不亲自护送。以前太庙的岁时祭祀,陛下皆亲自前往,现在都是派人代替。以前开讲经筵,陛下亲临,日日勤于圣学,现在讲官形同虚设。以前披星戴月上朝,现在却深居宫中,常年累月不出来。以前如有旱灾,陛下必步行到郊外祭坛祈祷,现在祭天的大礼,很久不见陛下素食斋戒;宫殿报告灾情,陛下也忘记了反省。以前倘若四方发生旱涝,陛下大量发放币金,现在则开采矿产征收利税。以前财用节省,现在每岁进贡每月输入;而江西的磁,江南的..,四川的扇,关中的绒,都大大超过了定额。前段时间乐于接受直言劝谏,现在则刚上疏,严厉斥责的圣旨就随之而降,一经免官,便永不再任用。以前抚恤宗室,恩义有加,现在藩王被诬赖,宦官四出,用市井奸诈之人离散骨肉亲情。以前官吏人才济济任以使用,下面没有空缺的职位,现在则大官屡屡虚设,众官也不予补足。陛下在孝养尊亲、尊敬祖先、致力于圣学、勤于政事、敬戴上天、爱恤民众、节省财用、接受谏言、亲近宗亲、任用贤人等方面,皆不如以前。”皇上不予回答。征召为刑部左侍郎,升为户部尚书督管仓场。当时四方发生灾乱,都请改折为银,谢杰请求每岁运粮到三百万以上的才许议论改折,皇上听从了他。万历三十二年(1604)死于任上。起初,谢杰的父亲教谕谢廷衮在家居住死了,族人顶替他的名字逃避赋税。县令刘禹龙告诉了御史,将他逮捕。谢杰代替他被审问,几乎死去。后来谢杰巡抚赣州,刘禹龙在家居住,谢杰没找他一点麻烦,时人都折服他的雅量。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明史·王弼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