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公少年行》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龚自珍古诗:能令公少年行更新时间:2018-10-26
(1)祷蕲:即祈祷,企求祝福。蕲(qí),同“祈”。
(2)怡魂而泽颜:使精神怡悦,颜容光润,即题所谓“能令公少年”意。
(3)公:此为自指。
(4)娅姹:同“哑咤”,嘈杂之声。
(5)五石云母钟:云母所制的大酒器。 石(dàn),古代容积单位。
(6)鬓绿:乌黑光洁如浓绿的鬓发,此为古代习惯表达法。
(7)丝桐:琴的代称,此泛指美妙的乐音。
(8)貂毫:毛笔的代称。 署年:在撰著上题写年月。 年甫中:刚到中年。
(9)“著书”句:古时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出于《左传》。著书即立言,三不朽中最下一层,故曰“先成”。
(10)“名惊”二句:谓徒具震撼四海之声名,如云中之龙,如捉摸不定之光影,总归虚幻。 攫拏(juéná),捕捉。
(11)征文考献:即征考文献。 陈礼容:阐释“礼”之含义。
(12)“逃禅”二句:谓决意皈依佛教,而不符佛学规范的种种“幽情丽想”却难以芟除。 逃禅,逃避俗世生活,遁入佛禅之中。 宗风,佛家语,谓某教派传承的特殊风范。
(13)奔虹:古代神话中以虹为神龙所化,能趋走奔驰,故称。
(14)琯:同“管”。
(15)秾(nóng):花木繁茂,此形容作者假想的“美人”之艳丽。 “山痕”句:山峰轮廓宛曲,如美人之眉黛。此用《西京杂记》中记卓文君“望之眉黛若远山”语意。
(16)“一索”二句:谓自己向美人索要礼物,以确证其心地才华。索得钿盒知美人与己同心,索得班管则知其才华过人。 钿(diàn)盒:旧时女子手边装嵌金花的首饰盒,此暗用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诗意。 班管:即“斑管”,斑竹制作笔杆的毛笔。
(17)吴歈(yú):吴歌。 楚词:即楚辞。 国风:《诗经》中有十五国风,亦多为民歌。
(18)桃花:谓春雨,江南有“桃花雨”之称。
(19)刺:名帖,即名片。
(20)痀瘘(goūloú)丈人:驼背弓腰的老人,用《庄子·达生》痀瘘承蜩(捕蝉)事,指有道之士。 石户农:即石户之农,上古隐士,曾拒绝帝舜禅让,逃海上而不返。见《庄子·让王》。
(21)嵚(qīn)崎:山势突兀貌。楚客:本指屈原,此泛指孤高愤疾之文士。 窈窕:形容女子身姿曼妙。 吴侬:吴人谓人曰侬,此指吴地女子。
(22)探碑学拓:探寻古碑,学习拓本。 僮:同“童”。
(23)斗瓦输铜:收藏古玩,与藏家争胜斗奇。 瓦、铜,指古陶器、铜器。
(24)银针、玉薤(xiè):两种笔法,银针指细笔划的篆书,玉薤指粗笔划的隶书。芝泥封:古代信函封泥上印章的篆刻字体。 “秦疏”句:此句写各朝碑刻特点,秦疏谓秦碑笔致疏朗,汉密谓汉碑笔致厚密,齐梁工谓齐梁碑刻笔致工美。
(25)佉(qū)经梵刻:指佛经。佉是一种古印度文字佉卢文的省称。 梵刻,另一古印度文字梵文刻成的经书。著录重(chóng):指藏书很多。 番:书页。 轴:卷轴。 “奇许”句:奇妙的内容可供借鉴吸收,错误的内容可供批判驳难。
(26)“应客”二句:用宋代林逋蓄鹤应客与东汉桓典乘骢马、人皆避之故事,写隐居时与人平等往来,无达官贵人之打扰。
(27)胡麻:芝麻。 饛(méng):食物盛满器皿貌。 钓榜:钓鱼船。榜同舫,船。 词筩:盛诗词用的竹筒,用白居易与友人盛诗往来故事。筩,同“筒”。
(28)豪:同“毫”,谓毛笔。 角、宫:古代五音之二,概指音乐。
(29)颓鬟:女子斜垂的发髻。
(30)“秋肌”句:谓看见美人光洁的手腕,觉清冷凉爽之意。钏(chuàn),手镯。 珑松,形容花气清凉,见龚自珍《水仙花赋》。
(31)华严筒:谓《华严经》。筒,经卷。
(32)“吉祥”二句:承上句而来,谓能免除烦恼皆因读到《华严经》,如听文殊说法,并经指引参见诸菩萨,置身佛界中,参悟大道。文殊童,即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吉祥)菩萨,他是侍立于如来身畔的童子,故称“吉祥文殊童”。五十三参,又称五十三善知识,指五十三个得道的佛教徒。
(33)“莲邦”二句:谓佛教修行的最高理想。莲邦,即所谓极乐世界,因人皆居于莲花之上,故云。兜率宫,即兜率天,佛教所谓“天堂”。
龚自珍生平奇丽之作颇多,而最奇丽者莫过于这首诗。“奇丽”有二义:一层指形式。如题目为“行”,是拟乐府体,而独具心裁地采用“柏梁体”句法,一句一韵,一韵到底,密栗险峻;又如辞藻运使之异采纷披,或古澹,或兀奡,或窈窕,或浑茫,予人行于山阴道上,目不暇给、美不胜收之感;另一层则指其内容奇妙炫丽。
此诗作于1821年(道光元年)内阁中书任上。前一年秋,作者尝有“戒诗”之举,本年考授军机章京未果,“怒”而破戒,此后数年之作即名为《破戒草》以记之。面对个人的失志与末路,尤其出于对黯淡污浊的官场之强烈厌恶,作者驰骋奇情壮采,写下这首“隐逸”生涯的颂歌。
隐逸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化积淀与影响皆极厚重。自来佳篇横出,蔚为大宗。在如此坚厚的积累之上,龚自珍能更进一步,冲破窠臼,写出这篇集隐逸文化大成之作品,其魄力才情实值得钦羡。在这首诗中,作者将山林湖海之隐、金石书画之隐、茶烟口腹之隐、禅悦风情之隐……举凡文化传统中出现过的隐逸形态全部打叠一气,在笔底整合结构出一个“浩浩乎如冯虚驭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般的奇异炫丽的精神世界,透过字里行间的飞扬飘逸、雄放惬意,其底里乃是怅惘、绝望、黑暗中的一种变形自救,一种苍凉、灭寂之感栩栩然盈于纸上。他总结了那一时代知识群体所能梦想出的最为适情放逸的境界,同时又无异于宣布这一切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之所以还津津乐道不过是为了“怡魂而泽颜焉”。

诗人龚自珍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 查看详情>>

诗人龚自珍作品: 《已亥杂诗·半生中外小迴翔》 《长相思·海棠丝》 《高阳台·南国伤谗》 《自写寒月吟卷成续书其尾》 《己亥杂诗·瑰癖消沉结习虚》 《己亥杂诗·此身已作在山泉》 《已亥杂诗·去时栀子压犀簪》 《退直诗·一翠扑人冷》 《桂殿秋·明月外》 《己亥杂诗·此去东山又北山

古诗《能令公少年行》的名句翻译赏析

《能令公少年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