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皇兮皇兮从我栖》赏析

朝代:两汉诗人:司马相如古诗:琴歌·皇兮皇兮从我栖更新时间:2017-06-01
第二首写得更为大胆炽烈,暗约卓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前两句呼唤卓文君前来幽媾结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悲伤。因司马相如既已事前买通卓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卓文君寡居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复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胆无忌如此。
这两首琴歌之所以传诵不衰,首先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北方有佳人的反封建思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那些“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等神圣礼法,统统被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其次,在艺术上,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熔楚辞骚体的旖旎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景帝不好辞赋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赏识。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早期客游梁孝王之时。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当时司马相如还只是“与诸生同舍”,“得与诸生游士居”,在文坛上尚未有所建树。

诗人司马相如资料

赏析作者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 ,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 查看详情>>

诗人司马相如作品: 《长门赋》 《歌·独处室兮廓无依》 《天子游猎赋》 《封禅颂·宛宛黄龙》 《美人赋》 《凤求凰》 《上书谏猎》 《上林赋》 《子虚赋》 《琴歌·皇兮皇兮从我栖

《琴歌·皇兮皇兮从我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