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丙午重九》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瑞鹤仙·丙午重九更新时间:2018-03-27
《瑞鹤仙》,《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高平调”,但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全词一百二字,前片十句七仄韵,后片十二句六仄韵。上片第二句及下片第八句为上一、下四句式。
“乱云”三句,言重重叠叠的浓云从高山上喷薄而出。词人触景生情,想起了过去那些快乐的游踪,但是又担心美好的秋天景致即将消逝,四周的景物又要遭受到严冬的摧残。“人生”三句,“断肠草”,一名钩吻,或名野葛。落叶灌木,茎细长蔓延;叶互生有长柄,卵形,至秋呈红色;果实多毛,有剧毒。此言人生犹如眼前四处蔓延的断肠草一样漫无边际,无处着落。所以如今词人叹息着秋天的将尽,因为秋叶的凋落象征着老之已至,而自己徒有一身抱负却不能够尽情施展,唯有在暗中嗟叹而已。“谁临”两句。此言不知是哪一位高士,这么晚了还在高台上放声而唱。那萧杀的秋歌声,正隐隐约约地从台上飘了过来。“想西风”两句,化用杜甫“羞将短发还吹帽”诗句之意。此言缓缓地吹来的萧飒西风好象对这故土、故人颇有情意一样,所以它还不肯将山上的秋景吹得零乱衰败,从而不堪入目;它也不愿将故人的帽子吹落下来,暴露出他的一头白发。风虽有“情”,人确老矣。上片叹老之已至。
“闻道”,听说也,领起下面三句。“萸香”三句,即听来之言。词人听说邻舍友人的家中,如今茱萸花开得正盛,家里又备有醉人的醇酒用来庆贺佳节,可惜如今词人却已经是衰老得再也不能过多地饮酒了。“浣花人”,本指杜甫,因为他曾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而居。这里用作词人的自喻。“金鞭”三句,言手执金鞭,身跨骏马,歌诗赋词,那些都是词人年轻之时曾经经历过的欢乐事,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去追寻了。“腰褭”,骏马名。杜甫《天育骠骑歌》有“如今岂无腰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句可证之。“想重来”三句,是说自己的猜测。此处是说:那些重返湖上的鸿雁,它们发出来的阵阵哀鸣声,恐怕也是在悲叹着湖中已失去了往日深红翠绿的繁华景象吧?“小楼寒”两句作结,从“听说”、“回忆”、“追想”中重又回归现实。此言现实中的词人,在冷冷清清的小楼里午睡醒来却无所事事,因此只有无聊地呆望窗外渐渐下沉的夕阳,用来打发孤独的时光。下片追忆少年乐事以衬今之孤独。
《宴清都·连理海棠》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从整体上描写。“芳根”三句,由根到花梢进行局部观照。再由其“连理”引出孤独“锦屏人”的嫉妒,自然地过渡到抒写闺怨。最后侧面烘托,将海棠之美及“连理”的幸福刻画得维妙维肖。下阕专咏人事。“华清惯浴”,将海棠与杨贵妃相比,将李、杨爱情,喻为连理海棠。花与人合写,既咏物,又不局限于物,无处不咏人事是此词一大特色。

诗人吴文英资料

赏析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瑞鹤仙·丙午重九》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