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田词·大家齐力斸孱颜》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王禹偁古诗:畲田词·大家齐力斸孱颜更新时间:2018-02-01
《畲田词五首》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描写了商州丰阳、上津二邑畲田耕作风俗,生动地记录了山区刀耕火种的情景,赞扬了普通人民勤劳刻苦和团结互助的美德。全诗语言朴素浅近,清新流畅。
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作者遭诬陷获罪贬为商州(治所在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大约这年冬末或次年初春写下了这组诗。商州地处深山,与外隔绝,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垦植的是畲田,即火耕田,火种田。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关系,商州某些偏辟山区的农民还保持着群体互助的古老传统。到了农耕季节,“先约定某家某日有事于畲田,虽数百里,如期而集,锄斧随焉。至则行酒啖炙,鼓噪而作”。这种风俗反映了山区农民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为了生存,他们不能不依靠集体的力量。
这组诗前作者写有较长的序,交代写作缘起,大意是说,商州南部的丰阳、上津等地皆深山穷谷,当地山民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地。耕种时,山民们互助合作,主人备酒肉款待,还要击鼓唱歌,互相勉励。作者认为他们的行动可嘉,精神可贵,于是作《畲田词五首》,以表赞美和鼓励。
⑴畲(shē)田:烧荒垦种。词:歌词,一作调。
⑵斸(zhú);锄一类的农具。这里作动词,掘土的意思。孱颜:通“巉岩”,高峻险要的山岩。
⑶索:古代长度单位,十丈为索。作者自注:“山田不知畎亩,但以百尺绳量之,曰某家今年种得若干索,以为田数。”
⑷豆萁:豆茎。这里泛指豆类作物。

诗人王禹偁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王禹偁

王禹偁(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 查看详情>>

诗人王禹偁作品: 《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 《贺毕翰林·闻步花砖喜复悲》 《南郊大礼诗》 《感兴·吾尝入深山》 《留别·东风初暖酒难销》 《应制皇亲试贡士歌》 《酬仲咸雪霁春融偶题见寄之什》 《内翰毕学士外制柴舍人故兵部阁老王公之门生又与第五厅舍人同在两制追思馀庆因赋短章寄于三君子》 《登寿宁寺阁·乘兴登虚阁》 《别仙娥峰·商山留滞再经春

《畲田词·大家齐力斸孱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