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王维古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更新时间:2017-03-08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排律,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17首。此诗表现了诗人与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谊。诗人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路程遥远、归途风光、回国后的情景,使全诗神彩焕发,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晁衡归舟安全的忧虑。最后预祝友人一路顺风,却又感叹别离后音信难通,流露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日本遣唐使来九州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玄宗、王维、包佶等人都作诗赠别,表达了对这位日本朋友深挚的情谊,其中以王维这一首写得最为感人。
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为晁衡。历仕三朝(玄宗、肃宗、代宗),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
极:尽头。引申为达到极点、最大限度。
安知:怎么知道。
沧海东:东游以东的地方,这里指日本。
鳌(áo):传说中的海中大龟,—说大鳖。李白《猛虎行》有“巨鳌未斩海水动”的诗句。
乡树:乡野间的树木。清朝朱彝尊《送金侍郎鋐填抚七闽》诗之一:“玉节官桥河畔柳,锦帆乡树越中山。”
扶桑:地名。《南史·夷貊列传》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其上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一词,时而指地名,时而指神话中树木,有时也作为日本国的代称。这首诗中的“乡树扶桑外”,意思是说日本国比扶桑更远。
孤岛:指日本国。
若:如何。

诗人王维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 查看详情>>

诗人王维作品: 《寒食城东即事》 《纳凉·乔木万余株》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送崔五太守·长安厩吏来到门》 《恭懿太子挽歌》 《挽歌·苍舒留帝宠》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辋川集·漆园》 《红牡丹》 《奉送六舅归陆浑

古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的名句翻译赏析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