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评解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文言文:送杨少尹序更新时间:2017-06-16
妙在一起引事来陪,以下同不同,两两相形,不惟文有律,亦且有情。至相形处,妙不说煞,全从“遇病不能出”句生来。古人行文,纯用虚托,不肯用一实写,乃自占地步,不滥夸人处,不徒善作波澜已也。《辑注》评:突引二疏作陪,又将自己病不能送,偷插一笔,顿觉溪山重叠,烟雨迷离。末段偏从杨君归乡,追思童时事,并把没后可祭,就乡人心中写出,纯是空中楼阁,宛如逼真情景。文章巧妙,莫逾此法,昌黎尤长,所以冠乎八家。时文则金正希多有。学者即此四首,可悟一切矣。
项羽初得关中,即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而卒至垓下之败。高祖以一泗上亭长,贵为天子,及还过沛,而乃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汉祚卒于此基焉。夫同一不去其乡之感,而成败悬绝若是者,何哉?盖一出于意气,一发于性天。古今人同不同,概可知也。杨子始冠举于乡,七十而致仕,五十年间羁旅功名,应不乏故乡游子之感。一旦乞骸归里,在庸夫俗子之耳目,方且奔走骇汗,以艳称其衣锦之荣。而不知故乡为先人庐墓之区,非富贵所可夸耀,必其生平行诣可以法乡里而示来兹,没而祭于社,而后不愧为古所称乡先生者矣。文公以二疏拟杨子,吾知当日乐为之序者,必不在意气而在性天。但不知杨子归里后,指其树,思其人,抚夙昔钓游之地,亦尝召父老子弟纵酒,如高祖之悲歌慷慨否也。
《送石处士序》作于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六月。作者韩愈。石处士名洪,有才德而不做官。文章的结构仅为两段:上段写乌公与从事讨论求贤之事,透出石处士其人。下段写处士的应聘与众人的饯行。重点在一个“义”字上。
《送石处士序》作于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六月间。元和四年,河北恒州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死,王承宗统率军队不服从朝廷诏命。唐宪宗命令吐突承璀率兵讨伐。乌重胤于元和年四月就任河阳军节度使,其地处转运要道,责任重大。乌上任不久即访问贤人,渴望共济国事。石处士姓石名洪,字睿川,洛阳人,辞去黄州录事参军后,退居洛阳,十年不曾外出做官,石洪德商望重,颇具才略,而古代称有才德而不做官的知识分子为处士。当乌氏以国之大事相邀,石洪便欣然出山就任其幕府参。东都人士作诗饯别,并请韩愈写序以赠之。序中期望乌氏与石洪以道义为依并极两人合作成功,兼寓箴规之意,具有丰富的现实与理想意义。

诗人韩愈资料

评解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送杨少尹序》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