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赋》赏析

朝代:南北朝诗人:吴均文言文:吴城赋更新时间:2020-10-06
此赋开首以“古树荒烟,几千百年”领起,使人们对吴城的景象有一个总体印象,二句破空而来,语势不凡。然后才道出“吴王所筑,越王所迁”的巨大变迁,看似漫不经心,其中已包含了作者历史兴废的沉痛感情,带出赋中的“千悲亿恨”。面对满目的衰败之景,作者没有写古城的断墙残垣,青嶙白骨,而是紧紧扣住荒芜的特点来极力表现:选取铸剑池、舞鹤丘、具区泽、姑苏山几处古迹景观与荆棘、丛萝、亭梧、阶筠等细节相映衬,略作勾勒、点染,极力渲染出一种荒芜、阴冷、凄清甚至恐怖的气氛。作者并不一味写吴城之荒芜,也写到它的历史古迹和山川形胜:东有铸剑之池,西有舞鹤街市,太湖环绕,远山襟带。这些富于浪漫色彩的古迹与优美的山水景色,与眼前的荒芜形成极鲜明的对照,兴亡之叹愈加深广。最后逼出“不知九州四海,乃复有此吴城”一句,在伤痛中结束全篇,更加显示了荒凉破败的程度,其点睛之笔既回扣了题旨,又把吊古引向了伤今,其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主观感受,与传统都邑赋所描写的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和繁华热闹截然不同,留下无穷的韵味。
全赋虽然短小,但音节峭促,意象凄凉,情蕴深致,沉郁悲怆,构思新巧,文辞简秀,不堆砌故实,不求繁复铺陈,语言简净明丽,对仗工稳,句式整齐而又变化自如,灵动自然,不以铺陈、宏阔取胜,而以简劲之白描见长,兼融了谢庄的巧丽与鲍照的峻健。
《赠王桂阳别诗·树响浃山来》 南朝吴均诗作,别称《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三》。王桂阳大概就是当时的桂阳郡太守王嵘,诗人吴均曾依附于他,然而似乎也未得到王的器重,似抱怨未能有人拔识自己于草莽之中,因而他终于辞别王桂阳而去,写下了三首赠别的诗,这的是第三首,状写自己飘然而去及别后所见所感。

诗人吴均资料

赏析作者吴均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沈约的称赞。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 查看详情>>

诗人吴均作品: 《酬别诗·故人杯酒别》 《赠鲍舂陵别诗》 《梅花落·终冬十二月》 《有所思·薄暮有所思》 《征客诗·公卿来怅别》 《主人池前鹤诗》 《登寿阳八公山诗》 《妾安所居·贱妾先有宠》 《城上麻·麻生满城头》 《古意诗·杂虏寇铜鍉

《吴城赋》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