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西园老树摇清秋》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西园·西园老树摇清秋更新时间:2021-01-15
注释
1。西园:在北宋旧都汴京附近,宋徽宗时所建,为当时的有名园林。
2。兴定庚辰:指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这一年干支纪年为庚辰。
3。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芳华:芳香的花草。华,通“花”。
4。登山临水:简称登临,泛指游览。祛(qū):驱除。
5。物色:风物,景色。
6。百年:宋徽宗在靖康二年(1127)被虏,至作者写此诗时已近百年。旃(zhān)车发:毡车启动。
7。易水:河名,发源于太行山东麓,流经今河北易县,注入南拒马河。雁行:大雁飞行时的行列。
8。梁门:当是指汴京城门。汴京又称汴梁。绣成堆:意思是说汴京城内园林台榭密集簇拥,就像是一堆锦绣。该句是化用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句意。
9。荧荧:火光闪烁的样子。一炬:一把火。殊:实在,非常。
10。膏血:脂血,比喻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11。春梦:比喻人世的繁华如同春夜之梦般短暂易逝。
12。典刑:同“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里指在汴京园林中具有典型特色的西园。见:想见,看出。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13。三山:东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这里是用来指三山仙境般的西园。奏功:也作奏工,本指事情办完后奏乐庆祝,后来泛称事情完成为奏功。这里是指西园工程竣工。
14。云锦:锦绣般的云彩,指彩霞。重(chóng):重叠缭绕。
15。璧月:像璧玉一般的圆月。琼枝:玉树的树枝。这里指西园中的树木。琼,美玉。
16。画栏:雕画华美的栏杆。
17。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荒烟:荒野的云烟。
18。“铜人”句:汉武帝为求长生,在建章宫中铸一铜人,手捧一铜制的承露盘来承取天上的“甘露”,说是用甘露和玉屑服食可以长生。曹魏代汉以后,魏明帝下令把铜人和承露盘迁到魏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据说拆卸承露盘时,铜人竟然潸然泪下。古人经常借吟咏此事来寄托国家衰亡的感慨。
19。“人生”句:化用杜甫《哀江头》诗“人生有情泪沾臆”句。改杜诗“有情”为“无情”,更显出亡国之悲的深重。
20。丽川亭:在汴京。年芳:应时的花。
21。阿(ē)房(páng):这里指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旧址在陕西咸阳,秦始皇所建。杜牧在赋中对秦朝的兴亡抒发了深刻的感慨。
白话译文
金宣宗兴定四年八月中旬作
西园的老树枝叶婆娑,轻轻摇动在瑟瑟清秋,华丽的游船载上美酒,我在那花间纵意遨游。
登上那高山走近那流水,本是想驱除重重的烦忧,秀丽的景色扑入了眼底,却无端生起日暮的忧愁。
百年以前就在这里,北行的毡车被迫起程,寒风中易水迢迢远去,南飞的大雁隐没天穹。
黯然回望汴京的城廓,园亭簇簇如锦绣成堆。可叹被俘的皇帝空剩得黄沙满面,泉涌的泪水洒落在燕地的月辉。
熊熊燃烧的一把大火,实在是烧得可悲可怜,长期搜刮来的民膏民血,又再一度灰飞烟灭。
昔日的富贵已经逝去,就像是春天梦后一般,惟有那西园景色依旧,仍让人想见靖康之前。
当年西园就如同三山仙境,浩大的土木刚刚完工,宫殿矗立,锦霞缭绕重重。
圆月如璧,玉树闪烁,春色盎然意正浓,华丽的栏杆边桂树挺秀,飘摇在飒飒的雨声之中。
寒秋的山寒秋的水,今天还仍旧似往时,弥漫的荒烟袅袅腾腾,凄凉地送走西斜的残日。
铜人被搬出建章官里,承露盘也已拆下迁徙,人生即便是冷漠无情,此时也难免泪沾胸臆。
我超然地站在丽川亭上,细细地观赏时花的芬芳,再一次为了清歌一曲,痛快地干尽满溢的酒觞。
且不管千古的是是非非,都把它轻轻地同归一笑,又何须模仿《阿房宫赋》,再来作杜牧的感慨文章。
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先略写西园之游,而以“生暮愁”三字提起下文,转入宋徽宗被俘的往事,诗人从西园的清秋美景落笔,触景生愁,引起对北宋覆亡的反思。
中间十二句为第二层,追忆西园及其故主的兴衰。百年前金兵南下,汴京遭难,如花似锦的名园毁于一旦。宋徽宗被俘,押解北上,荣华富贵好似春梦散去,只落得满面黄沙对月啜泣。可叹当年西园如同神山仙境一般,宫阙嵯峨,锦云围绕,璧玉琼枝不夜天。
后八句为第三层,由古及今,先以魏明帝拆迁汉武帝时的捧露盘仙人,隐指金人掳宋,元人掳金,慨叹人生无常。而后故作旷达之语,将千古是非付之一笑,实际上对大敌当前的金朝安危极为忧虑。其中后四句又复照应西园之游。诗中虽然用了“看年芳”“尽此觞”“同一笑”之类貌似欢快的词语,里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痛苦的心。
该诗游览宋都遗迹西园,追忆宋徽宗奢侈荒淫,以至国亡身死的往事,联想到当前金朝正在蹈北宋的复辙,不由得发出深沉的感慨。在艺术上,构思曲折,意味深长。先以西园清秋美景起兴,触景生愁,引起对北宋覆亡的回忆;继而追忆宋微宗大建园林宫室,却变为一片焦土,只落得“满面黄沙哭燕月”;最后回到现实,故作旷达之语,将千古是非付之一笑,实质上含蓄地表现了对金朝国势艰危的忧虑。

诗人元好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西园·西园老树摇清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