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更新时间:2018-03-28
《莺啼序》是词中最长的词调,全词有240个字,始见于《梦窗词》集及赵闻礼《阳春白雪》所载徐宝之词。可见《莺啼序》实为梦窗之首创,显示出作者的卓绝才力,具有独特的价值。这首词集中地表现了梦窗的伤春伤别之情,在结构上也体现出其词时空交错的显著特点。全词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现实,作者在爱妾死后,犹自在苏州伤春。语气舒缓,意境深长。作者将伤别放在伤春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来写。时值春暮时节,残寒病酒,“天时人事日相催”(杜甫《小至》)。开头第一句,已将典型环境中典型情绪写出,并以此笼罩全篇,寓刚于柔。作者闭门不出,但燕子飞来唤他出游,好像在说,春天已快过去了。于是“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作者在湖中看到岸上的烟柳,不禁羁思飞扬起来。羁情化为轻絮,随风飘荡,正如此时作者的思绪一样,似乎所起有因,但终不知归于何处。词的承接处大都在前段之末或后段之前,多数用领字或虚字作转换。吴文英的词,则往往用实句作承转,不大用领字。这就是所谓“潜气内转”,是作者与其他词人不同的地方。何谓“潜气”?就是人的内心深处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潜意识,它具有深微幽隐而非表达出来不可的情感力量。少用领字,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潜气内转”,只要发现贯穿词中的情感线索,其义自现。耐人寻味正是梦窗词的独特价值之一。作者写到这里,其情愫就像轻絮一样随风游荡,随风展开;而下面三段所写内容,便都包含在此三句中了。
第二段追溯杭州刻骨铭心的情事。从《渡江云·西湖清明》这首描写杭州情事的词可以知道时间是清明时分,地点是西湖,作者开始是骑马,后来“傍柳系马”,转入水路,通过婢女传书暗通情意。“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二句,是写初遇时悲喜交集之状。“春宽梦窄”是说春色无边而欢事无多:“断红湿、歌纨金缕”,意思是,因欢喜感激而泪湿歌扇与金缕衣。“瞑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三句,进一步写欢情,但含蓄不露,品格自高。
第三段写别后情事。“幽兰旋老”三句突接,跳接,因这里和上片结处,实际上,还有较大距离。此段先写暮春又至,自己依然客居水乡。这既与“十载西湖”相应,又唤起了伤春伤别之情。正是通过这种反复吟咏,将伤春伤别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于是从别后重寻旧地时展开想象,回首初遇、临分等难以忘怀的种种情景。“别后访”四句是逆溯之笔,即一层层地倒叙上去。先是写“林花谢了春江”,然后写“瘗玉埋香”,暗示人也已随花而去,美人原本就常和花联系在一起,所以这句是风景和人事兼道。于是逆溯上去,追叙初遇。“长波妒盼”至“记当时短楫桃根渡”,这是倒装句,应该是:“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这几句是当时艳遇,伊人顾盼生情,多么艳丽,即使是潋滟的春波,也要妒忌她的眼色之美;苍翠的远山也羞比她的蛾眉,而自愧不如。因旧情难忘,所以在重访时又念此情。这几句相对于第二段亦是再次吟咏,当时在西湖上偷传情意以及后来的欢爱再次呈现在读者眼前,但是所用意象不同,而且体现出创作之理也不同,这次抒写已经有了生离死别的意味。
第四段淋漓尽致地写对逝者的凭吊之情。感情深沉,意境开阔。因伊人已逝去,作者对她的悼念,历经岁经年。但“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在更长的时间中,更为广阔的空间内,极目伤心,继续抒写他胸中的无限悲痛之情。“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所见之景已侵染上作者的伤痛。“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所写之信亦是充满遗恨。是“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所闻之曲也是为了招魂而演奏的。层层加深,都在极力渲染凭吊的巨痛。也有睹物思人的回忆:“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风(钗)迷归,破鸾(镜)慵舞”。“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镜台上饰物凤翅已下垂,而鸾已残破,暗示镜破人亡,已无从团聚。
作者将美人迟暮、伤春伤别的情感娓娓道来,反复咏叹,层层深入。另外,从中国古代文学比兴寄托的传统来看,艳情多和身世之感交织联系在一起,梦窗此词写爱情,但亦可从中领略其身世的哀叹。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充分运用了联想的手法,上片从秋日美景联想到老之将至的人生阶段,下片从香绣囊联想到送囊的伊人,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诗人吴文英资料

赏析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