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斌老病愈遣闷》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黄庭坚古诗:又答斌老病愈遣闷更新时间:2017-11-10
这两首诗是黄庭坚在戎州(今四川宜宾市)以佛学观点答黄斌老病愈遣闷而作。佛学从东汉传入中国,经过长久的吸收融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禅宗,一般文人学士都喜欢学点佛学,并与和尚打交道,韩愈与大颠、苏轼与佛印是最著名的例子。黄庭坚生长于江西分宁,正是杨歧、黄龙两派佛学盛行之地,他也不例外受到了些影响。在诗歌创作上黄庭坚喜欢在佛经、语录、小说等杂书里找典故,以它们作材料入诗,有时也以他们的观点解释事物,这组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先说第一首诗。“百病从中来,悟罢本谁病”,按照佛学的“万法唯心”、“境由心生”的观点,人的得病首先是由心得病而产生的,心在人体的“正中”,故百病从中而来。如果参透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治病该先治心。“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既有佛学上的大彻大悟,再加上一阵西风带着小雨,使居士的周围更加清凉。心病好了,身病也会慢慢好起来。“苦竹晓莲塘”,莲是荷花,是佛教崇敬的一种花,按《大日经疏》卷十五所说,它是一种吉祥清净,能愉悦众心的象征,因此黄庭坚紧接说“自悦鱼鸟性”,这是从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那里学来的。“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用的是维摩诘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黄庭坚在病时常以维摩诘自居,如他在《病起荆江亭即事》组诗中自称是“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立年”。这首诗也是咏病,用维摩问疾的故事是非常自然的。维摩即维摩诘,乃在家居士,其神通道力远胜于诸菩萨,佛遣其大弟子及弥勒佛等前往问其疾病,他都辞避而不敢去。舍利佛是佛弟子中最有智慧的人,毅然前往,维摩诘与他智辩,甚至故意违背戒律,将香花洒在自己身上,使其有染,用神力也不能去除。(见《说无垢称经》卷四)黄庭坚以这个故事说明自己学佛有得,虽有红妆之艳,紧倚翠盖,也不能使自己的禅心受到点染,因而大彻大悟,战胜了疾病:这首诗虽用了佛学典故,但由于黄庭坚善于锻句,善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了非常形象的“西风”、“小雨”、“苦竹”、“莲塘”、“红妆”、“翠盖”等最常见的词汇去烘托,因而融深奥晦涩的禅理于浅显易明的境界之中,丝毫不显得艰深难懂,这显示出黄庭坚艺术手法的高超。
第一首诗是叙述病好了的心情,在病好之后,心情上得到解脱、安慰。魏了翁《鹤山文钞》卷十六《黄太史文集序》说:“山谷以花竹和气,验人安乐。”这两句话如同是针对这首诗说的一样。它以“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引入,显示出病后新愈的清爽。病好了,心情宽和了,周围的竹子、荷花都特别亲切近人。“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是从陶渊明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化出,不过黄庭坚更加之以禅学的见解。以为众生皆有佛性,因此鱼也能悟世网,鸟语也入了禅味。第五、六两句他更加深一层发挥佛学见解,认为学佛之后,人能得到更深邃的智慧,所有病害,都能消除。按《维摩诘所说经》:“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注解里说:“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卷上)“四大”,照佛家的解释是地、水、火、风,人的身体均由这四部分组成,因此人的身体无常,受苦,只有大悟大解脱之后才能把“四百四病”挥斥而去,才能恢复健康。最后两句“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这是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病中与病愈的两种不同心情,病中心情是烦躁的,怕客人来,不想与客人打交道,可是病好了,烦恼解除了,心情舒畅,花木扶疏,佳客来时就感到高兴,一切都以乐观态度去欣赏,鸟飞鱼跃,都会生意盎然。全诗虽塞进了些佛教的东西,但稍加途释,就易懂、易欣赏,所以钱钟书评为“以生见巧”(《谈艺录》第287页),在技巧上是可供读者借鉴的。
《西江月·月仄金盆堕水》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
黄庭坚于崇宁甲申年(公元1104年)在荆州作《承天院塔记》,被执政者指摘其中很多语句“幸灾谤国”,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由鄂州出发,二月过洞庭湖,经过湖南长沙、衡阳、零陵等地赶赴宜州贬所。黄庭坚在长沙遇到惠洪,至衡阳而有唱和之词。

诗人黄庭坚资料

鉴赏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查看详情>>

诗人黄庭坚作品: 《学故以桃·任世万钧重》 《寄晁元中·楚宫细腰死》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髅》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戏赠陈季张·气清语不凡》 《扇·团扇如明月》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浪淘沙令·荔枝》 《赠嗣直弟颂·江南十兄弟

古诗《又答斌老病愈遣闷》的名句翻译赏析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