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儿令·投闲即事》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张可久古诗:寨儿令·投闲即事更新时间:2021-01-24
《寨儿令·投闲即事》是元代曲作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先借李白的《蜀道难》极言世道路途更为艰难,进而回首往事风尘,憧憬隐居生活。全曲富于用典,情感真挚。这首曲反映诗人感叹世路艰难,对投闲置散表示随遇而安的态度。
张可久的一生,只做过小官小吏。尽管他沉屈下僚,无所竞争,但是,宦海的风涛,世途的艰险,还是相伴一生,如影随形。他七十多岁,还做昆山幕僚,这样,到“人老且投闲”时,他大概已八十开外,回首前尘,自然有很多感慨。
注释
1、寨儿令:曲牌名,又名《柳营曲》。第七、八两句可作六字句,多对句。
2、剑门关:在四川剑阁东北剑门山上,形势险竣。
3、上青天不如行路难: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子上青天。”
4、文君古调休弹:“文君”疑当作“文翁”。文翁,汉景帝末为蜀郡守,在蜀修学宫,兴教化,提高蜀地文化水平,死后蜀人祀之。
5、疏翁樵唱:指卢挚写隐居生活的散曲集,现已不传。
白话译文
石斗滩、剑门关实在险恶,人们常说“蜀道之准,难于上青天”,可依我看来,世途比之蜀道还要艰险千百倍!世事循环往复,现今终于有幸退休,那何不让我充分地享用这有限的清闲呢?世上已经没有古调弹了,何不学卢挚渔樵于江渚之上。你看,这一大片梅林,两三间茅屋,就是人间养老怡情的绝佳之地啊。

诗人张可久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 查看详情>>

诗人张可久作品: 《钗头凤·感旧和李溉之》 《凤栖梧·惠山寺》 《折桂令·秋思》 《折桂令·写黄庭》 《一半儿·花边娇月静妆楼》 《落梅风·春情》 《木兰花慢·又三高祠下》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 《浣溪沙·翠袖清风品玉笙》 《人月圆·一冬不见梅花面

《寨儿令·投闲即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