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龙说》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文言文:谪龙说更新时间:2020-01-10
文章借扶风人马孺子讲的一个故事,表明作者面对权贵戏侮的坚强个性。作者对马孺子其人印象极好,感到他是“不妄人”,即不是一个随便乱说的人。所以把他说的故事记了下来,用以明乎己志。
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文中的谪龙——奇女子一模一样。这个奇女子,是一个性格坚强、光彩照人的女神形象。身虽遭贬,志却未泯。她的人身志趣断然不许外人轻侮,更不容冒犯。她捍卫自己的圣洁,正如同作者要保持自己人格的完美一样,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这里显示了作者在发扬古代士大夫“可杀不可辱”的凛然正气。当然作者对朝廷存有幻想。所谓“七日当复”,即是说朝廷不久就会收回成命,招作者重归长安,加以重用的。殊不知作者至死也没有再回到朝廷任职。被贬十四年后客死于柳州刺史任上。这正是历代士大夫认识上的悲剧:朝政尽管混乱,君主还是好的;小人虽然横行一时,正人君子终有好报的。然而,严峻的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作者一类的善良的知识分子的美梦。文章结句“非其类而狎其谪,不可哉!”的严正警示,更令读者深感处于逆境中的作者不甘受辱而自我保护、自我期许的人格精神。
文章通篇记述了扶风马孺子所讲少年时的一段见闻,只有篇末两句是作者的话,但其内在含义却非常深刻。全文具有借谪龙以喻谪人的象征性,具有强烈鸣不平的现实指向性和警示性。而作为文学作品,它又极生动形象。奇幻惊警。从奇女初谪人间时的“有光晔然”和华丽穿戴,到她被贵游少年狎辱时的“頩尔怒焉”、“今吾虽辱尘土中,非若俪也。吾复且害若”,再到她七天之后取杯水饮之,呼嘘云气,化为白龙,徊翔在天的变化,无不悚人耳目,使读者对其事始则同情,终而快意。
《敌戒》是由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精辟阐明了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
全文除首四句接近序文的性质外,正文基本上是韵文,隔句或逐句押韵,语言古朴精简,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戒“体文章。

诗人柳宗元资料

赏析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诗人柳宗元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谪龙说》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