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揭傒斯古诗: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更新时间:2021-02-15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八句写月出及月色,一开始便紧紧捕捉月亮以切题,以写了月亮之妩媚、光明,然后写月亮照着武昌城外的景象,将近景与远景相连,引出离愁别绪;后四句写离别,以月为关合,将月与情相结;表达了诗人对挚友的难舍之情。
整首诗和谐地构成整幅月夜图景,把静态的世界以动态出之,有很强的感染力。
此诗作于大德七年(1303年),当时揭傒斯客居武昌,与李时毅(揭俱斯好友)夜宴南楼饯别,为表达心对友人难舍之情而作此诗。
注释
①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②晃晃:光明闪烁的样子。
③云梦:古泽名,在今洞庭湖北岸一带。
④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传说雾葬于此。
⑤胡床: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因由胡地传入,故名。
⑥楚酒:楚地产的酒。武昌地处楚地,故云楚酒。
⑦泫(xuàn)露:露珠下滴。
⑧东湖:在江西南昌。
⑨归州:今湖北秭归。
白话译文
一轮明月辞别如烟的树丛,轻轻跳到天上,娟娟的月光,洒满古时的战场。
月色的寒凉摇荡云梦的波光,古祠苍莽,夜色中点点白亮。
独坐胡床望月,明月走近身旁,一杯楚酒浇愁,愁却更长。
大雁被寒月抹上一身白霜,远处的树梢也似有白露滴淌。
故人的小舟载着一帆月光,遥遥相望在什么地方呢?
我愿化作明月把前方归路照亮,伴着故人走向远方。

诗人揭傒斯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揭傒斯

揭傒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 查看详情>>

诗人揭傒斯作品: 《送袁先辈之旴江》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女儿浦歌·女儿浦前湖水流》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潇湘八景图卷·平沙落雁》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新安许氏兰秀轩》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自盱之临川早发》 《春日杂言·五岁能读书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