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韩愈 > 送高闲上人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高闲上人序

朝代:唐代作者:韩愈更新时间:2020-03-31
苟可以寓其巧智2,使机应于心3,不挫于气4,则神完而守固5,虽外物6至,不胶于心7。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8治射,庖丁9治牛,师旷10治音声,扁鹊11治病,僚12之于丸,秋之于奕13,伯伦14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15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16,不哜其胾17者也。
往时张旭18善草书,不治他伎19。喜怒窘穷,忧悲、愉佚20、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21,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22,一寓于书23。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24,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25,未见其能旭26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27,情炎于中28,利欲斗进29,有得有丧,勃然不释30,然后一决于书31,而后旭可几32也。今闲师33浮屠氏,一死生34,解外胶35。是其为心,必泊然36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37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38;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39!然吾闻浮屠人善幻40,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韩愈资料

送高闲上人序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韩愈古诗代表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送高闲上人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韩愈一生提倡儒学,排斥佛教。他虽然与僧人交往,但在赠序中每寓辟佛之意。如《送浮屠文畅师序》,正面宣扬儒道以辟佛;这篇《送高闲上人序》,则通过评论草书以辟佛。第一段,连用一系列例证,说明大而治天下,小而治射、治牛、治音声、治病等等,都必须专心致志,不见异思迁,不分散精力,才能成功。这好像与高闲无关,但联系下文论草书,便看出这一段...'

查看详情>>

注释1.高闲上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原在湖州开元寺,后入长安诸寺,肄习经律,克精讲贯。唐宣宗重佛法,召见,封御前草圣。见赞宁《高僧传》。上人,对僧人的尊称。2.寓其巧智:把巧智寄托于某种事业。3.机应于心:专注于心,随机应变。4.不挫(cuò)于气:不使志气受到挫折。5.神完而守固:精神完足,操守坚固。6.外物:外界的影响。7.不胶于心:心不...'

查看详情>>

《送高闲上人序》是唐代诗人韩愈与高闲上人离别时创作的一篇序。这篇序第一段,连用一系列例证,说明作事必须专心致志,不见异思迁,不分散精力,才能成功。第二段正面论述张旭草书之所以能达到惊人的高度是由于“不治他伎”。第三段写高闲学草书,仍以张旭为标尺。这篇序观点鲜明,词锋犀利,气势宏伟,说理透辟,逻辑性很强。按高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送高闲上人序》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敌戒》 - - 柳宗元 - -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⑴,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⑵。晋败楚鄢⑶,范文为患⑷;厉之不图,举国造怨⑸。孟孙恶臧⑹,孟死臧恤,&ldq...
  • 文言文《山静日长》 - - 无名氏 - -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①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②,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③。随意读《周易...
  • 文言文《山鸡与凤凰》 - - 无名氏 - - 楚人有担山鸡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③;请加...
  • 文言文《纪文达智对乾隆》 - - 无名氏 - - 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衣尽湿。时入直南书房,每出,至直庐,即脱衣纳凉,久之而后出。高宗闻内监言,知其如此,某日,欲有以戏之。会纪与同僚数人方皆赤身谈笑,忽高宗自...
  • 文言文《王羲之书六角扇》 - - 无名氏 - -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也。”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 文言文《蒯通传》 - - 班固 - - 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
  • 文言文《韩信传》 - - 班固 - -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
  • 文言文《与宋公子牧仲书》 - - 侯方域 - -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今有所欲...
  • 文言文《史建瑭传》 - - 欧阳修 - - 史建瑭,雁门人也。晋王为雁门节度使,其父敬思为九府都督,从晋王入关破黄巢,复京师,击秦宗权于陈州,尝将骑兵为先锋。晋王东追黄巢于冤朐,还过梁,军其城北。梁王置酒上源驿...
  • 文言文《螺緙传》 - - 赵尔巽 - - 缪遜,字雯曜,江苏江阴人。贡生,入赀为知县。康熙十七年,授山东沂水县。时山左饥,朝使发赈,将购米济南。遥以路远往返需日,且运费多,不便。请以银給民自买,当事以违旨勿听。...
  • 文言文《薛叔似传》 - - 脱脱 - - 薛叔似,字象先,游太学,解褐国子录。初登对,论:“祖宗立国之初,除二税外,取民甚轻。自熙宁以来,赋日增而民困滋甚。”孝宗嘉纳,因曰:“朕在宫中如一僧。&rdqu...
  • 文言文《徐经孙传》 - - 脱脱 - - 徐经孙,字中立。宝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簿。潭守俾部牙契钱至州,有告者曰:“朝廷方下令颁行会[注],令若此钱皆用会,小须,则幸而获大利矣。”经孙曰:“此钱...
  • 文言文《柳公绰传》 - - 欧阳修 - -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能饱乎?“累...
  • 文言文《顾宪之传》 - - 姚思廉 - -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恺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村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
  • 文言文《桥玄传》 - - 姚思廉 - -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
  • 文言文《萧何曹参传》 - - 班固 - -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
  • 文言文《齐桓公好服紫》 - - 韩非 - -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
  • 文言文《守株待兔》 - - 韩非 - -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 文言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 - 嵇康 - -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1,吾常谓之知言2。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3,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4,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5,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6,多可...
  • 文言文《祭石曼卿文》 - - 欧阳修 - -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