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方苞 > 田间先生墓表原文及翻译赏析

田间先生墓表

朝代:清代作者:方苞更新时间:2018-10-19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所祈向,恐交臂而失之耳。”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跪而相支柱,为不宁者久之。自是,先生游吴越,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
先生生明季世。弱冠时,有御史某,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而揽其帷,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驺从百人,皆相视莫敢动,而御史方自幸脱于逆案,惧其声之著也,漫以为病颠而舍之。先生由是名闻四方。
当是时,几社、复社始兴。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最善,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及归自闽中,遂杜足田间,治诸经,课耕以自给,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及文集行于世。

方苞资料

田间先生墓表作者方苞

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生于江宁府。桐城桂林方氏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查看详情>>

方苞古诗代表作品: 《展断事公墓·不拜称元诏》 《将之燕别弟攒室》 《将之燕别弟攒室》 《左忠毅公逸事》 《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杨公墓志铭》 《挽李馀·公既为邦伯》 《薄暮自枞阳渡江赴九华》 《严子陵·君臣本朋友》 《陶渊明·陶潜经世人》 《赴热河晚憩溪梁

田间先生墓表原文及翻译赏析

方苞与戴名世所以能成为挚友,不但由于文学上的同好,也有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方氏少时,其父就常对他讲“诸前辈志节之盛”,几社、复社诸人的抗清大节,对他不无影响。这篇文章为抗请志士钱澄之立传,就寓合着民族感情。但方苞活动在抗清斗争浪潮已经低落的时代,他的民族感情确不如戴名世强烈,加之“《南山集》案&rdqu...'

查看详情>>

作品注释[1]田间先生: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曾与陈子龙、夏允彝等结社,要求政治改良。明亡后参加南明隆武、永历政权的抗清事业,授庶吉士,宫至编修、知制诰。永历政权覆亡后,曾削发为僧,名西顽,隐居家乡著书立说,能诗文,有些作品表现了眷怀明室的感情。著作有《田间诗学》、《所知录》、《田间诗集、文集...'

查看详情>>

《田间先生墓表》为一篇表文,选自《方苞散文集》,是由清代作家方苞所著,文学体裁为散文 。本书介绍了田间先生从生年到墓年的生活经历。'

查看详情>>

文言文《田间先生墓表》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董遇“三余”读书》 - - 无名氏 - - 1.(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
  • 文言文《稼穑艰难》 - - 无名氏 - -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
  • 文言文《王猛为京兆尹》 - - 无名氏 - -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
  • 文言文《东食西宿》 - - 无名氏 - - 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见。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曰:“欲东家食,而西家宿。&rdq...
  • 文言文《卢绾传》 - - 班固 - - 卢绾,丰人也,与高祖同里。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绾壮,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羊、酒...
  • 文言文《余若水先生传》 - - 张岱 - -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为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
  • 文言文《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 - - 曾国藩 - - 今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大抵以刑强齐之耳。任蚩蚩者自为啄息喜怒,一不顾问。至其犯法,小者桎梏,大者弃市,豪强者漏网,弱者靡烂,苟以掩耳目而止。原国家所以立法之意,岂尔尔哉...
  • 文言文《水北山居记》 - - 宋濂 - -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
  • 文言文《老马识途》 - - 韩非 - -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
  • 文言文《乘隙刺偷》 - - 沈括 - -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
  • 文言文《华恒传》 - - 房玄龄 - - 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帝女荥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东宫建,恒以选为太子宾友。辟司徒王浑仓曹掾,属除散骑侍郎,累迁散骑常侍、北军中候。...
  • 文言文《褚翜传》 - - 房玄龄 - - 褚翜,字谋远,少以才干称,袭爵关内侯。于时长沙王义擅权,成都、河间阻兵于外,翜知内难方作,乃弃官避地幽州。后河北有寇难,复还乡里。河南尹举翜行本县事。及天下鼎沸,翜招...
  • 文言文《郑冲传》 - - 房玄龄 - -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
  • 文言文《郁离子·子侨包藏祸心》 - - 刘基 - - 西郭子侨与公孙诡随、涉虚,俱为微行。昏夜逾其邻人之垣,邻人恶之,坎其往来之涂。而置溷焉。一夕又往,子侨先堕于溷,弗言,而招诡随;诡随从之堕,欲呼,子侨掩其口曰:“勿...
  • 文言文《圣琵琶传闻》 - - 无名氏 - -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
  • 文言文《北征赋》 - - 班彪 - - 余遭世之颠覆兮1,罹填塞之阨灾2。旧室灭以丘墟兮3,曾不得乎少留4。遂奋袂以北征兮5,超绝迹而远游6。朝发轫于长都兮7,夕宿瓠谷之玄宫8。历云门而反顾9,望通天之崇崇10...
  • 文言文《书法家欧阳询》 - - 无名氏 - -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 文言文《书杨朴事》 - - 苏轼 - -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东封还(1),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2),能为诗。及召对(3),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魄贪...
  • 文言文《余音绕梁》 - - 无名氏 - - 昔曹娥东之①齐,匮②粮,过雍门③,鬻歌④假食⑪。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⑤以其人弗去⑥。过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⑧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 文言文《答吕医山人书》 - - 韩愈 - -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