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欧阳修 > 新唐书·封常清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新唐书·封常清传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更新时间:2018-09-17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读书,多所历览。外祖死,常清孤贫,年三十馀,未有名,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材能,每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见其貌寝,不纳。明日复至,仙芝谢曰:“傔已足,何庸复来!”常清怒曰:“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仙芝不得已,补为傔。
会达奚部落背叛,自黑山北向,西趣碎叶。仙芝以二千骑追蹑。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具言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仙芝所欲言,无不周悉,仙芝大骇异之。即用之,遂知名。以功授叠州地戍主。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果决。知留后时,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德诠见常清始贵,素易之,自后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命左右密引德诠至庭中,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因以其状上仙芝。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常清性勤俭,耐苦劳,出军乘骡,私厩才二马,赏罚严明。
元宝末入朝,时禄山已叛,帝引见,何方诛讨?常清见帝忧,因大言:“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壮其言。翌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乘驿赴东京,募兵六万,皆庸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于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禄山渡河,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柘羯数十百人。贼大军继至,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不利,贼鼓而进,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又败。乃语仙芝曰:“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败书闻,帝令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节,受戮贼手,讨逆无效,令死乃甘心。”又表言:“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是日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欧阳修资料

新唐书·封常清传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代表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新唐书·封常清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人,他的外祖父教他读书,在外祖父的指导下,封常清学识广博精深。外祖父死后,封常清无所依靠,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封常清年过三十后,仍然默默无闻。当时将军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颇有才能,每次出兵,身边有三十多名侍从,而且衣服鲜艳漂亮。封常清也想成为高仙芝的侍从,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

查看详情>>

文言文《新唐书·封常清传》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愚子售药》 - - 无名氏 - - 人有初开药肆者。一日他出①,令其子守铺。遇客买牛膝并鸡爪黄莲②,子愚不识药,遍索笥③中无所有,乃割已耕牛一足,斫二鸡脚售之。父归问卖何药,询知前事,大笑发叹曰:&ldquo...
  • 文言文《渑水燕谈录》 - - 无名氏 - - 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
  • 文言文《失亲得学》 - - 无名氏 - -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
  • 文言文《大同与小康》 - - 无名氏 -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
  • 文言文《李姬传》 - - 侯方域 - -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
  • 文言文《白洋潮》 - - 张岱 - -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
  • 文言文《王衍传》 - - 房玄龄 - -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
  • 文言文《韩子高传》 - - 姚思廉 - -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rd...
  • 文言文《吴汝纶传》 - - 赵尔巽 - - 吴汝沦,字挚父,桐城人。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好文出天性,早著文名。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府,久乃益奇之,尝以汉祢衡相拟。旋调直隶...
  • 文言文《王忠嗣传》 - - 欧阳修 - -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
  • 文言文《解嘲》 - - 扬雄 - - 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1,人纲人纪2,不生则已,生则上尊人君,下荣父母3,析人之珪4,儋人之爵5,怀人之符6,分人之禄,纡青拖紫7,朱丹其毂8。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
  • 文言文《奈何姓万》 - - 无名氏 - - 汝有田舍翁(1),家资殷盛(2),而累世(3)不识"之""乎"(4)。一岁(5),聘楚士训其子(6),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7),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
  • 文言文《避风岩记》 - - 张明弼 - -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1),或曰与砚坑相近(2)。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3),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4),则遍谒粤之大吏(5)。大...
  • 文言文《陈轸贵于魏王》 - - 韩非 - -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
  • 文言文《君子行于道路》 - - 无名氏 - -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
  • 文言文《文徵明习字》 - - 无名氏 - -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文言文《瞒天过海》 - - 无名氏 - -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 文言文《吊古战场文》 - - 李华 - -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 文言文《游侠列传序》 - - 司马迁 - -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
  • 文言文《石碏谏宠州吁》 - - 左丘明 - -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