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袁枚 > 游桂林诸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桂林诸山记

朝代:清代作者:袁枚更新时间:2020-10-14
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1)。先登独秀峰(2),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3),望七星岩(4),如七穹龟团伏地上(5)。
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6)。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窅渺(7)。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馀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网、僧罄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馀,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如三良殉穆公之葬(8),永陷坎窞中(9),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其危哉!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次日往南薰亭(10)。堤柳阴翳,山溪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
又次日游木龙洞(11)。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12),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13),登阁望斗鸡山(14),两翅展奋,但欠啼耳。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
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齿。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夏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从东粤来,过阳朔(15),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者(16),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17),不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
记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18),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下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虑其忘,故咏以诗(19);虑未详,故又足以记。

袁枚资料

游桂林诸山记作者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 查看详情>>

袁枚古诗代表作品: 《宿虹桥倪姓家其西席张孝廉请见色甚倨见余意不属乃夸其先人元彪公最知名曾与袁子才商宝意两先生交好余问君曾见袁某乎曰袁在年将大耋安可见耶余告以某在斯乃愕然下拜》 《余春秋·半日为人父》 《六答·随园已筑受降城》 《不寐·梦不分明醉不醒》 《左臂痛·两臂如双桨》 《投郑板桥明府》 《琴溪相传是琴高骑鲤处》 《陶京山·仙家夫妇有刘纲》 《山行·山行不厌草萋萋》 《重到沭阳图记

游桂林诸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篇游记作于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之称,异峰罗列,诡异多姿,山多溶洞,纳彩绮丽。这篇文章抓住桂林山水特点,以写栖霞山洞为主,附带叙述其它景点,随手刻绘,下语不多而得山水之神髓;同时又在比喻素描中间杂以议论,使景色栩栩如生而又充满理趣。游记类文章,如没有议论及游者的感受穿插其中,便容易显得呆...'

查看详情>>

注释(1)晡(bū)食:晚餐。于于:行动悠然自得的样子。(2)独秀峰:一名紫金山,在桂林王城内。孤峰耸立,四壁如削。(3)风洞:风洞山,一名叠彩山,在市区偏北。山上有风洞岩。山层横断如叠彩缎。(4)七星岩:在市东普陀山西侧,因七峰列如北斗而名。山有溶洞,一名栖霞、碧虚,深邃雄伟,自隋唐起便为游览胜地。(5)穹龟:隆背的乌龟。(6)栖霞寺:在七星岩上。(7)窅(yǎo)渺:深...'

查看详情>>

文言文《游桂林诸山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雨后观韩子诗集记》 - - 无名氏 - - 金陵有二客,一圣秋堤子,处潭水上;一于皇杜子,处台城下。二客游处若兄弟欢,无浃旬不相见也,有之,则于今岁之五月。是月大雨,为故老所仅见。其雨无注,直倒倾迸下耳。凡水倒倾...
  • 文言文《宋楚泓之战》 - - 无名氏 - - 宋公⑴及楚人战于泓⑵。宋人既⑶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⑷曰:“彼众我寡,及⑸其未既济⑹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l...
  • 文言文《剖身藏珠》 - - 无名氏 - - 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
  • 文言文《刘巴传》 - - 陈寿 - -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 文言文《游大慧寺记》 - - 刘大櫆 - - 余客居京师无事,间从友人薄游京城之外,而环城之四野,往有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可胜计。询之,皆阉人之葬地出。阉人既卜葬开此,乃更创立大寺于其旁,使浮屠①者居之,以为其守...
  • 文言文《吕布传》 - - 陈寿 - -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
  • 文言文《晋书·四爽》 - - 房玄龄 - - 吐谷浑年七十二卒,有子六十人,长曰吐延,嗣。吐延身长七尺八寸,雄姿魁杰,羌虏惮之,号曰项羽。性俶傥不群,尝慷慨谓其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国当高光之世与韩彭吴邓并...
  • 文言文《邹智传》 - - 朱由检 - -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
  • 文言文《张家玉传》 - - 朱由检 - - 张家玉,字元子,东莞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李自成陷京师,被执。上书自成,请旌己门为“翰林院庶吉士张先生之庐”,而褒恤范景文、周凤翔等,隆礼刘宗周...
  • 文言文《萧铣传》 - - 欧阳修 - -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开皇初叛隋降陈,陈亡,文帝诛之。铣少贫,佣书,事母孝。炀帝以外戚擢为罗川令。大业十三车,岳州校尉董景珍,旅帅郑文秀,沔人张绣等谋反隋,且推景珍...
  • 文言文《陈群传》 - - 陈寿 - -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列...
  • 文言文《刘宠传》 - - 范晔 - -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
  • 文言文《李龙眠画罗汉记》 - - 黄淳耀 - -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1),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2),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
  • 文言文《游珍珠泉记》 - - 王昶 - - 济南府治(2),为济水所经(3)。济性洑而流(4),抵巇辄喷涌以上(5)。人斩木剡其首(6),杙诸土(7),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8),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9)。然未有若珍珠泉之...
  • 文言文《宋太祖怒责宋白》 - - 无名氏 - -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
  • 文言文《登徒子好色赋》 - - 宋玉 - -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
  • 文言文《待漏院记》 - - 王禹偁 - -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
  • 文言文《论语十则》 - - 孔子 -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文言文《愚人食盐》 - - 无名氏 - -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
  • 文言文《滕王阁序》 - - 王勃 -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