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欧阳修 > 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与高司谏书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更新时间:2018-08-01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2: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3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4,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5,与叶道卿6、郑天休7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8。而足下厕9其间,独无卓卓10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11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12,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13问足下之贤否14。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15;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16,而俯仰17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18,论前世事19,历历20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21之,然后决22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23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24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25,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26,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27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28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29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30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31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32;以智文33其过,此君子之贼34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35至前行员外郎36,作待制37日,日备顾问,今班行38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39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昔汉杀萧望之40与王章41,计42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43、刘越44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45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46,师鲁待罪47,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48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49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50之,使天下皆释然51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52区区53,伏惟幸察,不宣54。修再拜。

欧阳修资料

与高司谏书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代表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内容分析该信由年少事写起,先说自己对高由闻名到识面,三次怀疑高的为人:一疑未必是个人才,二疑未必正直有学问,三疑未必真君子;然后联系高若讷的所作所为得出“决知足下非君子”的结论,确立总的论点。接着为范仲淹辩护,对高若讷的为人进行剖析,而在揭露高趋炎附势的本相时先荡开两笔,一说人的刚果懦弱不可勉强,“虽圣人...'

查看详情>>

注释高司谏(jiàn):即高若讷,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时任右司谏。足下:古代同辈相称的敬词。天圣:宋仁宗的年号(1023—1032年)。接:交往。宋舍人兄弟:指宋庠、宋祁兄弟,安陆(今属湖北)人,均为北宋文学家。舍人:官名,在中书省掌制诰等事务。叶道卿:即叶清臣,字道卿,长洲(今江苏昊县)人,曾官翰林学士。郑天休:即郑戬,字天休,吴县(今江苏苏州...'

查看详情>>

《与高司谏书》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书信体政论文。文章采用层层说理的论证方法,先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叙事,虚写高司谏正直秉睦,却以实写来揭穿其虚伪本性;后以横向对比凸显范仲淹与高司谏人格的高下;最后依情循理,对高司谏的丑陋与卑劣行径予以痛击。全文据理论证,逻辑清晰,言辞锋利,气势磅礴。《与高司谏书》作于景祐三年(1036...'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与高司谏书》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囚山赋》 - - 柳宗元 - - 楚越之郊环2万山兮,势腾涌3夫波涛。纷对回合仰伏以离迾4兮,若重墉之相褒5。争生角逐上轶旁出6兮,其下坼裂而为壕7。欣下颓以就8顺兮,曾不亩平9而又高。沓云雨而渍厚土...
  • 文言文《萧颖士风节》 - - 无名氏 - -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
  • 文言文《赵广拒画》 - - 无名氏 - -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③,久之遂善画④,尤工画马⑤,几能乱真⑥。建炎中陷贼⑦。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⑧。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⑨。胁以白...
  • 文言文《市南宜僚见鲁侯》 - - 庄子 - -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 文言文《材论》 - - 王安石 - -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
  • 文言文《月食》 - - 顾炎武 - - 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
  • 文言文《冰雪文序》 - - 张岱 - -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
  • 文言文《臧洪传》 - - 陈寿 - -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父旻,历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原太守,所在有名。洪体貌魁梧,有异于人,举孝廉为郎。时选三署郎以补县长;琅邪赵昱为莒长,东莱刘繇下邑长,东海王朗...
  • 文言文《张中彦传》 - - 脱脱 - -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
  • 文言文《张行简传》 - - 脱脱 - -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司天台刘道用...
  • 文言文《长孙平传》 - - 魏征 - -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祖龙潜时,与平...
  • 文言文《隋书·李崇传》 - - 魏征 - - 李崇字永隆,英果有筹算,胆力过人。周元年,以父贤勋,封回乐县侯。时年尚小,拜爵之日,亲族相贺,崇独泣下。贤怪而问之对曰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 文言文《虞集传》 - - 宋濂 - -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大德初,授大...
  • 文言文《周书·樊深传》 - - 令狐德棻 - -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
  • 文言文《张释之冯唐列传》 - - 司马迁 - -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
  • 文言文《哭竹生笋》 - - 无名氏 - -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 文言文《韩娥善歌》 - - 无名氏 - -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
  • 文言文《艾子之邻》 - - 无名氏 - -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 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rdquo...
  • 文言文《石门亭记》 - - 王安石 - - 石门亭在青田县1若干里,令朱君2为之。石门3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4之婿5王某,使记...
  • 文言文《驳复仇议》 - - 柳宗元 - -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