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费锡璜的诗 > 变歌·东门杨柳枝原文及翻译赏析

变歌·东门杨柳枝

朝代:清代诗人:费锡璜时间:2023-04-05
东门杨柳枝,早晚遭攀折。
今日是相逢,明日是离别。

诗人费锡璜资料

变歌·东门杨柳枝作者费锡璜

费锡璜,清诗人。字滋衡,一作滋蘅,四川新繁(今新都)人,侨居江都,费密子,子费轩。生于康熙叁年(1664),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父会友,作《江舫唱和》诗,满座皆惊,称凤毛。与黄叔威、刘静伯结诗社,颇有影响,性格豪放..... 查看详情>>

费锡璜古诗词作品: 《湖上·碧澄千顷豁》 《儿语·鹞鹰搏鸡》 《少年行·臂上角弓强》 《海村杂诗·海楼秋易夕》 《送闵山长入都》 《变歌·东门杨柳枝》 《海村杂诗·海楼秋易夕》 《青县·水乡菰米远》 《村夜·村夜百机息》 《出塞·一度卢龙塞

变歌·东门杨柳枝原文及翻译赏析

变歌·东门杨柳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上元夕画梅花一幅呈吴公并题》 - - 杨圻 - - 南枝开后北枝香,有脚阳春被八荒。看到英雄真事业,状元宰相太寻常。
  • 古诗《管建初山人从黄太史游嵩少诸山赋赠》 - - 孙继皋 - - 名山千古郁相望,著屐归来鬓未苍。二室玉花飞翰墨,中嵩云气湿衣裳。高僧诀向峰头授,太史书宜石上藏。十载尚平游岳梦,逢君先为乞琼浆。
  • 古诗《雨中饮梧州郡守范拙存署斋》 - - 查慎行 - - 清绝苍梧郡,山城并水涯。使君非俗吏,官閤似村家。雨战棕榈叶,篱编豆□花。春寒连日甚,劝我酌流霞。
  • 古诗《竹舆过曹娥沙书事》 - - 张琦 - - 孝女江边老又行,菖蒲风外苧袍轻。潮如爱客随人远,云不过峰与树平。鱼入浦船商欲动,粽香田屋雨初晴。黄鹂知我归来路,先去东山报一声。
  • 古诗《浣溪沙·极目西山返照中》 - - 顾随 - - 极目西山返照中。离离三十六离宫。觚棱金爵郁巃嵷。翠辇不来人世改,凤箫声断玉楼空。上林花似旧时红。
  • 古诗《即事·楸垂落索槐吐花》 - - 陆游 - - 楸垂落索槐吐花,溪女采莲童抱瓜。一年光景又将半,愈老愈知生有涯。
  • 古诗《斫冰词·楚客斫冰行苦难》 - - 刘攽 - - 楚客斫冰行苦难,清音愁绝逼人寒。凭君与制水仙操,传入湘灵宝瑟弹。
  • 古诗《仪鸾殿早秋·寒惊蓟门叶》 - - 李世民 - -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 古诗《寄池阳曾学士》 - - 释重显 - - 山万重兮水万枝,堆青流碧冷便宜。算来免得生遥恨,不在诗情在祖师。
  • 古诗《癸未书警·物态伤吾意》 - - 朱应登 - - 物态伤吾意,流离满道傍。雨鸠频逐妇,风雁忽迷行。自分惟沟壑,何人且庙廊。旧时阡陌在,痴望返耕桑。
  • 古诗《点绛唇·睡鸭犹温》 - - 缪珠荪 - - 睡鸭犹温,绣帏人起妆台晓。鬓云松绕。初日夫容皦。红滴樱珠,润抹香痕小。菱花照。个人嚬笑,影里春知道。
  • 古诗《题钱舜举画碧桃》 - - 徐渭 - - 片素生烟古色浓,碧桃花树劈春风。吹箫仙子今何在,正好骑鸾向此中。
  • 古诗《野人·野人疏懒惯》 - - 张笃庆 - - 野人疏懒惯,门巷废将迎。骤雨溪声近,新晴树色明。牛羊识村路,鸡犬傍柴荆。除却催租吏,寻常莫浪惊。
  • 古诗《送萨天锡南归》 - - 马祖常 - - 千里钟陵路不遥,银河可惜未通潮。龙江拟去浮三翼,雁岭翻来给一轺。愧有简书烦远使,恨无诗句咏前朝。清溪水涨荷花满,留水南床再见招。
  • 古诗《三甫入渝予不能谒承枉书问且督南征并订郢都之会而寄以诗》 - - 张佳胤 - - 良时罕再至,嘉会复何如。孟冬厉霜气,蓬蒿没敝庐。兴言念友生,抗旌向巴渝。便欲往从之,山川郁盘纡。感兹绸缪意,远及铜梁书。加餐字未毕,殷勤劝脂车。渔樵计已定,樊笼日愁予。闻君下夔子,目极生踌躇。孤怀入大江,万古只东趋。郢歌有白雪,期我献岁初。醉罢阳春台,然后策骊驹。...
  • 古诗《尧峰山庄招公绅觐侯》 - - 汪琬 - - 别久能怀旧老苍,提携药笈与诗囊。枇杷黄后忙粗减,丛桂丹时兴最长。水面咿呀乘晓月,门前剥啄趁秋凉。莫嫌野叟贫厨薄,剪韭烹鲜好共尝。
  • 古诗《寄墨梅·解衣盘礴写梅真》 - - 邹浩 - - 解衣盘礴写梅真,一段风流墨外新。依约江南山谷里,溪烟疏雨见精神。
  • 古诗《恭进理宗皇帝挽词》 - - 马廷鸾 - - 尽拜宸奎赐,新编圣训成。孙谋方燕翼,龙驭忽遐征。四海尧音密,三年舜慕情。因山图固在,合应若神明。
  • 古诗《步至·湖暖开冰已借春》 - - 杨万里 - - 湖暖开冰已借春,山晴留雪要娱人。 昨游未当清奇在,路冻重来眼却新。
  • 古诗《西江月·我爱西岩秀丽》 - - 尹志平 - - 我爱西岩秀丽,仙园地发三阳。山形曲屈卧龙冈。只此人间天上。 云舍茅庵掩映,仙花异果馨香。市朝客到见清凉。举手应须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