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赵思文的诗 > 捕蝗感草虫有作·虽是形模不苦争原文及翻译赏析

捕蝗感草虫有作·虽是形模不苦争

朝代:金朝诗人:赵思文时间:2023-04-06
虽是形模不苦争,汝能伤稼我能鸣。
谁知竟有长平祸,玉石填来共一坑。

诗人赵思文资料

捕蝗感草虫有作作者赵思文

思文字庭玉永平人明昌五年进士贞祐中陷没都城间关南渡遂为朝廷所知历虢州刺史汝州防禦使金安集庆两军节度使召拜礼部尚书壬辰卒官为人诚实乐易自少日有君子长者之目南狩以后..... 查看详情>>

赵思文古诗词作品: 《捕蝗感草虫有作》 《呈同官崔伯善李顺之》 《嵩山承天谷又云逍遥谷》 《吊同年杨礼部之美》 《侯相浪溪岁寒堂》 《捕蝗感草虫有作

捕蝗感草虫有作·虽是形模不苦争原文及翻译赏析

捕蝗感草虫有作·虽是形模不苦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芣苡·香魂是片今非片》 - - 贺双卿 - - 香魂是片今非片,刺绣佳人又添线。芣苡难寻竹实稀,雪晴幸见西山面。
  • 古诗《自绍兴一日渡江至圣因寺行宫》 - - 乾隆 - - 朝辞馀暨暮钱塘,片刻长江稳渡航。未免情殷恋西子,不殊风便送滕王。快晴乍觉烘山翠,弦月遥疑钓水光。十亩行宫游不足,憩閒命笔玉兰堂。
  • 古诗《王度支陶挽词》 - - 苏辙 - - 京尘昔倾盖,江国见佳城。零落旧冠剑,艰难孝弟兄。存亡看世俗,意气忆平生。晓铎知人恨,幽音亦未平。
  • 古诗《北京八景·卢沟晓月》 - - 金幼孜 - - 卢沟杳杳出桑乾,月照河流下石滩。茅店鸡声斜汉曙,汀沙雁叫早霜寒。水光微带山烟白,野色遥连塞草残。千古长桥枕南北,忆曾题柱倚阑干。
  • 古诗《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 - - 魏野 - - 使君误访乐郊民,顾我何由得暂亲。茜旆动驱千百骑,茅亭才著两三人。旋烧陆羽烹茶鼎,忙换陶潜漉酒巾。可爱水边松竹上,数朝犹自有香尘。
  • 古诗《屋漏诗戏次陈摇上杨东崖唱酬韵》 - - 查慎行 - - 昔漏恒在雨,今漏乃在雪。雪来絮飘摇,雪止汁淋沥。居停同露宿,梦作载胥溺。宁烦中流壶,赖有中唐甓。家僮习承霤,仰面工伺敌。一泻如悬河,馀声犹点滴。
  • 古诗《题郭风惠先生画竹兰》 - - 吴未淳 - - 幽香淡淡九畹,瘦影疏疏半墙。昨夜绮窗月下,有人梦到潇湘。
  • 古诗《劳山纪游百咏》 - - 黄公渚 - - 瘣木生瘿丑茵肥,岩屏泼翠锁烟霏。眼明四叠龙潭瀑,界破青山匹练飞。
  • 古诗《夜入由里山·深山如积水》 - - 李寄 - - 深山如积水,步步入空明。月直松收影,霜寒雁失声。峰容肃相向,涧韵远能迎。如此清凉地,尘襟不肯清。
  • 古诗《岁暮怀人·春明门外送征骖》 - - 黄景仁 - - 春明门外送征骖,别味经年似酒酣。昨夜梅花香到枕,梦回天北望天南。
  • 古诗《赠刘静翁颂·净名庞老总垂须》 - - 黄庭坚 - - 净名庞老总垂须,君幸元无免破除。心若出家身若住,何须更觅剃头书。
  • 古诗《寿两广制府》 - - 屈大均 - - 占甫兼文武,诗多肆好风。崧高还自诵,燕喜复谁同。孝友期张仲,经营似召公。对扬称万寿,受命正无穷。
  • 古诗《阅藤阴杂记寒寓为梅村祭酒故宅漫成一律》 - - 韩是升 - - 班马才华重石渠,城南尺五有遗墟。浮生阅世原如寄,今岁移家此卜居。枯树尚传庾信赋,玄经曾草子云庐。文章那敢轻前辈,太息空留却聘书。
  • 古诗《碧山吟社第二次雅集适逢夜雨朝晴漫咏一律》 - - 许国凤 - - 诗社联吟二次陪,携筇十老在山隈。来青阁上云千叠,涵碧池边水一洄。击钵咏催仍旧贯,擎杯欢叙醉新醅。天心竟得从人愿,夜雨朝晴霁色开。
  • 古诗《霜叶飞·书愤》 - - 李岳瑞 - - 侧身江表沧州远,归心乡梦多少。阆风緤马,望觚棱谁念铜驼倒。系不住西颓落照。神州如此河山好。怅客里光阴容易,又西风几度,倚楼凭眺。何况皖水青燐,稽山碧血,简书愁到。猿鸟不堪重对,旧青娥零泪谈天宝。正海气冥冥未晓。何时鞭起痴龙觉。待有约,浮家去,故国平居,更谁同调。 ...
  • 古诗《莎士比亚故居》 - - 李梦唐 - - 莎翁宅里花如锦,古髻茜裙人似花。观剧不须传译者,知音此际满中华。
  • 古诗《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 - 刘过 - -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 古诗《愧故人·九门一夜涨风尘》 - - 文天祥 - - 九门一夜涨风尘,何事痴儿竟误身。 子产片言图救郑,仲连本志为排秦。 但知慷慨称男子,不料蹉跎愧故人。 玉勒雕鞍南上去,天高月冷泣孤臣。
  • 古诗《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 - - 方干 - - 成名年少日,就业圣人书。擢桂谁相比,籝金已不如。 东城送归客,秋日待征车。若到清潭畔,儒风变里闾。
  • 古诗《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 - 綦毋潜 - -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