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韩竹坡的诗 > 采菊·撷我百结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采菊·撷我百结衣

朝代:宋代诗人:韩竹坡时间:2023-04-05
撷我百结衣,为君采东篱。
半日不盈掬,明朝还满枝。
悠然何处是,千古正如斯。

诗人韩竹坡资料

采菊·撷我百结衣作者韩竹坡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韩竹坡古诗词作品: 《采菊·撷我百结衣

采菊·撷我百结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采菊·撷我百结衣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春闱分校赠李芝龄编修》 - - 张问陶 - - 十八人中最少年,龙绡麟笔小神仙。早游杏苑分宫锦,曾倚星轺探岳莲。我望蓬瀛如昨梦,君看桃李又新缘。莫凭名下求虚士,此事分明拟荐贤。
  • 古诗《酬友沂赠别·吾道难羁旅》 - - 龚鼎孳 - - 吾道难羁旅,人间况甲兵。江湖凄晚暮,冰雪恋孤清。湘瑟幽兰操,松风傲士盟。劝归悬蒋径,岁色剧峥嵘。
  • 古诗《荔支词·闽粤名兼蜀国传》 - - 林古度 - - 闽粤名兼蜀国传,三方以外尽垂涎。焙乾天下知无数,那及枝头摘下鲜。
  • 古诗《馀文·韶光明媚真堪恋》 - - 朱鼎 - - 韶光明媚真堪恋。只恐流年暗里减。为须早着看花眼。
  • 古诗《自题铁拐李·路人争指络腮胡》 - - 刘斯奋 - - 路人争指络腮胡,拄杖蓬头时一呼。不知些许葫芦药,医得人间痼疾无?
  • 古诗《秋冬之交杂赋》 - - 陆游 - - 霁日收残霭,微霜作早寒。桐凋无宿叶,水退出新滩。室小才容膝,门低每触冠。平生只此是,何物动忧端。
  • 古诗《蝶恋花·楼上风光都占断》 - - 葛长庚 - - 楼上风光都占断。楼下风光,还许诗人管。管领风光谁是伴。一堤杨柳开青眼。波面琉璃花影乱。玉笋持杯,画舸歌声颤。醉里寻春春不见。夕阳芳草连天远。
  • 古诗《再寄元真宫读书》 - - 强至 - -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文酒故人无一在,蓬蒿荒径有馀愁。差池岁月辜金印,憔悴乾坤复布裘。却扫尘埃张旧榻,云中鸡犬笑淹留。
  • 古诗《训士吟·日出扶桑阳》 - - 戴亨 - - 日出扶桑阳,月落咸池阴。日月不遍照,安问他人心。明珠忽夜投,罕不按剑临。琰琬持自粥,虽美吝其金。所以古大人,潜迹甘泉林。岂故却荣显,枉己非所钦。
  • 古诗《赠端孝思文学》 - - 孙蕡 - - 庆门昆季总能文,京国长随老使君。休沐东山人似玉,退朝南陌骑如云。金龟换酒犹能忆,玉树临风夐不群。莫向炎门悲往事,词华已足继清芬。
  • 古诗《洞仙歌·百年光影》 - - 姬翼 - - 百年光影,绿鬓须臾改。扰扰劳生是非海。料存亡隐显盈虚兴废事,尽默听玄中真宰。甚狗苟蝇营,为浮名薄利苦萦心,万般机械。闲中一着,莫妄生枝派。平地瀛洲故人在。运灵风扫荡情尘,须勘破生死牢关悬解。便领略玄珠用无穷,得自在逍遥,去来无碍。...
  • 古诗《邻人于野田获马招予试骑之感得二章》 - - 姚燮 - - 志无一世迥谁亲,战骨纷纷感朽陈。秋满山河延颈啸,意求刍稿屈身驯。缚来如狗村儿侮,耕不为牛野老嗔。八尺井绳笼作辔,看吾罄控狎飙轮。
  • 古诗《挽赵秋晓·合掌焚香敬揲蓍》 - - 释觉真 - - 合掌焚香敬揲蓍,数符大衍为君悲。生如玄德不为夭,命许宣尼只自知。方丈室中曾示病,三生石上又前期。他年认取本来面,依旧颠僧与退之。
  • 古诗《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 - 张有誉 - - 间气钟齐鲁,明公迈等伦。中朝推姱节,南国表儒绅。一自持筹日,偏劳报主身。篝灯咨帑绌,雪涕怅庚贫。脉络从来久,侵渔那可陈。军兴苦凋敝,肉食但吟呻。庚癸呼非远,罍瓶耻有因。伤心怀祀虑,草疏感枫宸。握发怜才急,虚衷下士频。无闻徒潦倒,有幸荷陶甄。束带攀稽后,趋曹御□新。立谈标矩...
  • 古诗《梅子黄时雨·饾饤阴晴》 - - 李慈铭 - - 饾饤阴晴,乍中酒醒时,愁思如许。又倦柳千丝,做成烟雨。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帘过。鸠啼苦,竹粉翠楼,斜照犹驻。为语。伤春旧侣。恁薇壶练带,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雾。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绿罨鸥波路。山无数,冷光泼青诗句。...
  • 古诗《仙人床·石榻纵横长绿茵》 - - 成鹫 - - 石榻纵横长绿茵,枕边花发几经春。五龙出蛰成仙去,留与岩头打坐人。
  • 古诗《兀庵·身同枯木倚寒岩》 - - 释绍昙 - - 身同枯木倚寒岩,铄尽玄微没许般。只么守些呆怛怛,从教壁倒与篱坍。
  • 古诗《曾广漕见过》 - - 韩淲 - - 舟车亦过水村来,猿鸟无惊自不猜。化雨江西贵先觉,宣风广右属行台。诗书发冢人千里,桃李成蹊酒一杯。雪岸舣蓬春动处,寻诗野老亦清哉。
  • 古诗《徐审知·风日端可举酒》 - - 赵蕃 - - 风日端可举酒,溪山尽堪赋诗。 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
  • 古诗《野店二绝句·山店茅柴强一杯》 - - 杨万里 - - 山店茅柴强一杯,梨酸藕苦眼慵开。 深红杬子轻红鮓,难得江西乡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