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吴麟珠的诗 > 长相思·题美人斜倚薰笼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相思·题美人斜倚薰笼图

朝代:清代诗人:吴麟珠时间:2023-04-05
镜慵窥。
枕慵欹。
正是香温锦幄时。
含颦如有思。
夜何其,漏频移。
冷暖年来只自知。
不眠犹待谁。

诗人吴麟珠资料

长相思·题美人斜倚薰笼图作者吴麟珠

字友石,泾县人,同知章华室,侨寓杭州,城陷殉节。有《倚琴阁诗词》。 查看详情>>

吴麟珠古诗词作品: 《长相思·题美人斜倚薰笼图

长相思·题美人斜倚薰笼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相思·题美人斜倚薰笼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杂纪以诗·刀耕别自有田功》 - - 赵翼 - - 刀耕别自有田功,不藉秋成䆉稏丰。白是苦荍红是稗,满山著色画屏风。
  • 古诗《寒夜百感·洪水焦尧心》 - - 郑珍 - - 洪水焦尧心,林下有弃瓢。实无盗壤具,洗耳原不憀。圣拙已悬绝,愆尤皆自招。不见观棋人,非仙还失樵。
  • 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秋夜有感》 - - 冯登府 - - 修病情怀,悲秋世界,凄凉忽送檐铃。怅冷眠独夜,落叶门扃。孤枕西风楼角,忍敲残六曲湘屏。思量甚,窗眉月黑,帐额灯青。飘零。剪刀声里,想未寄绵衣,玉指难停。惯累他夜雨,不要多听。一自枫根卧后,芳魂断,百唤无醒。重寻梦十年难记,记也零星。 ...
  • 古诗《夜宿景山学斋》 - - 梁章钜 - - 天外鸦声渡苑墙,千林晚景送斜阳。云光乍与山颜紫,霜意犹容瓦色黄。窥户月华连北极,隔棂虫响尽东箱。沧江青琐俱无著,漫听西风玉漏长。
  • 古诗《次韵酬孙少述》 - - 刘攽 - - 使节皆穷浊水源,降羌系踵慕称藩。强颜假守真无补,取笑高人不惮烦。岂有天池容斥鴳,莫将沟断比牺樽。南山若许堪归老,二顷平田十亩园。
  • 古诗《游隐静往反·梦觉篝灯曀曀明》 - - 陈造 - - 梦觉篝灯曀曀明,碧鸡啼罢欲三更。定知山雨阵头恶,但怪瀑声雷样鸣。
  • 古诗《赠头陀僧·自说年深别石桥》 - - 张乔 - -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 古诗《张二丈为予画支公养马图》 - - 屈大均 - - 支遁怜神骏,今朝得紫骝。风沙生素练,剪拂向高秋。牢落千金骨,苍茫万里侯。含毫何惨淡,怜尔在林丘。
  • 古诗《无为军界上遇太湖赵尉制府禀议》 - - 戴复古 - - 解后风尘底,周旋鞍马间。三杯送行色,一笑强开颜。夜宿煖汤市,晨炊冷水关。军前献筹策,第一守光山。
  • 古诗《戍归词·君去无还期》 - - 宋庆之 - - 君去无还期,妾思无已时。军中无女子,谁为补征衣。或传云中危,夫死贤王围。恐伤老姑心,有泪不敢垂。
  • 古诗《百慵室·闭门却扫白头翁》 - - 张萱 - - 闭门却扫白头翁,新筑茅斋号百慵。木石与居鹿豕押,衣冠不着马牛同。早眠罕见窥檐月,渴睡稀闻报晓钟。欲作解嘲心懒慢,乾坤如许幸相容。
  • 古诗《女咏·采莲溪上女》 - - 黄之隽 - - 采莲溪上女,花发夜来风。竞把琉璃盏,偷穿玳瑁栊。竹阴初月薄,香径小船通。为惜鸳鸯鸟,徘徊莲叶东。
  • 古诗《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 - - 王之望 - - 空翠浮轩槛,岚光拂栋梁。江随平野曲,林拥暮山苍。城郭犹平日,田畴本乐乡。呻吟未休息,衰病意空长。
  • 古诗《雪的原野》 - - 冯文炳 - - 雪的原野,你是未生的婴儿,明月不相识,明日的朝阳不相识,——今夜的足迹是野兽么?树影不相识。雪的原野,你是未生的婴儿,——灵魂是那里人家的灯么?灯火不相识。雪的原野,你是未生的婴儿,未生的婴儿,是宇宙的灵魂,是雪夜一首诗。...
  • 古诗《哭秋崖先生·欧苏唤不起》 - - 吴龙翰 - - 欧苏唤不起,文印属秋崖。大雅非常调,正音不顾俳。寒江濯文思,明月镂吟怀。传业有杨晏,遗书塚墓埋。
  • 古诗《八咏·黄云冉冉晓苍苍》 - - 魏了翁 - - 黄云冉冉晓苍苍,閒倚平湖只自香。 较似寒枝虽未至,依然风韵挟冰霜。
  • 古诗《晚春有感·试上高台望绿芜》 - - 宋祁 - - 试上高台望绿芜,一春芳意向人疏。 残花半落红无几,新笋争长绿有馀。 底处流霞残别酌,即时油壁欠来车。 不须更向昆池去,便有胡僧话劫初。
  • 古诗《甯桥小渡·桥坏仍泥滑》 - - 杨万里 - - 桥坏仍泥滑,舟横隔水呼。 岸头危径窄,轿子莫人扶。 午漏相将里,秋阳未肯无。 明知近前店,暗觉展修途。
  • 古诗《紫光阁阅武举射》 - - 乾隆 - - 抡材临别苑,射策对明廷。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
  • 古诗《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 - - 严维 - - 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 柳塘熏昼日,花水溢春渠。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