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其裕的诗 > 赤壁矶石坊·忆当年横槊赋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赤壁矶石坊·忆当年横槊赋诗

朝代:清代诗人:陈其裕时间:2023-04-06
忆当年横槊赋诗,明月依然,回首英雄人不见;
看此日开轩把酒,清风如在,犹思江汉水长流。

诗人陈其裕资料

赤壁矶石坊·忆当年横槊赋诗作者陈其裕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陈其裕古诗词作品: 《赤壁矶石坊·忆当年横槊赋诗

赤壁矶石坊·忆当年横槊赋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赤壁矶石坊·忆当年横槊赋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扬州秋声·回首青山隔暮潮》 - - 袁枚 - - 回首青山隔暮潮,一双兰桨送归桡。班班衣上香痕满,都是扬州酒未消。
  • 古诗《舟中闻钟声有感于先贤考亭之语赋诗箴之》 - - 袁枚 - - 半夜闻钟响,此心随钟往。彼来非恶声,此去非妄想。缘何考亭子,自惭把不禁。分明儒学浅,堕入禅学深。子在齐闻韶,何常不动心。
  • 古诗《浪淘沙·戊申北上,内子李氏在京寓已于仲春逝世》 - - 勒方锜 - - 北望五云乡。地阔天长。半年时事感沧桑。淮水风烟漳水月,孤凤回翔。愁检客中装。泪满诗囊。青灯一粒照秋凉。省得单衾无好梦,更莫熏香。
  • 古诗《顺河集行馆叠旧作韵》 - - 弘历 - - 桥过永济不多程,行馆西邻宿预城。数宇瓦房朴非旧,周围布帐制如营。柳丝墙外摇还弱,兰朵阶前馥以荣。到处懋勤供研匣,舍斯何用遣閒情。
  • 古诗《醉太平·夏夜闻邻院歌声》 - - 黄景仁 - - 江城绮罗。迁莺闹蛾。声声搀著鼙婆。被轻风递过。中年感多。人生几何。便教彻夜清歌。问伊家怎么。
  • 古诗《鉴中八咏·梅山》 - - 于立 - - 梅山如积翠,的皪手堪捧。遥遥仙人尉,盘盘故时陇。丹泉清可鉴,石乳甘于湩。行将解尘缨,于焉蹈高踵。
  • 古诗《忆己巳宣南九日江亭登眺》 - - 夏纬森 - - 江亭登眺忆当年,落日西山照并肩。秋色满塘芦似雪,倚栏人去恨绵绵。
  • 古诗《忆江南·湖上山》 - - 沈宜修 - - 湖上山,一抹镜中弯。南北峰高青日日,东西塔锁碧环环。淡扫作云环。微雨过,满袖翠红斑。石蹬半连烟缭绕,蔓萝深护涧潺湲。遥望四天间。
  • 古诗《题竹赠常州知府》 - - 杨士奇 - - 写得淇园玉一枝,清风元自凤凰池。毗陵大守多公暇,坐对时吟卫武诗。
  • 古诗《玉兰·长安二月三月交》 - - 李希圣 - - 长安二月三月交,玉兰试花初解苞。谁令喝道杀风景,并欲煎酥充夜庖。芜没暂当随澧芷,太平仍拟致淮茅。植根得所非难事,咫尺梧桐有凤巢。
  • 古诗《和题丹青阁·回合江流作梦环》 - - 赵希逢 - - 回合江流作梦环,谁将杰阁幻人寰。身腾寒碧临无池,目断空青送远山。渔笛一声蘋蓼末,烟帆几片水云间。求田问舍非吾事,高卧何人似我闲。
  • 古诗《丛菊数日来颇有开意戏题》 - - 李纲 - - 爱菊如渊明,凭栏惜花晏。朝来有开意,嫩蕊肥欲绽。愿承玉露漙,一吐金英粲。临风嗅馨香,为尔发三叹。
  • 古诗《即事·鸭鲈心字守香盟》 - - 孙原湘 - - 鸭鲈心字守香盟,一纸私书百种情。放着今生缘未了,思量又要订来生。
  • 古诗《倦寻芳·伽篮记古》 - - 黄咏雩 - - 伽篮记古,沤绿凭荒,游衍能共。水桧云松,空认李唐移种。土偶愁闻桃梗语,刀兵暗袭莲根孔。总萧条剩祝鸡篱落,冠蔬畦瓮。更莫问南强花事,铁柱终埋,珠鞍谁控。宛宛流年,付与劫尘飞送。无限江山成一唾,至今烟雨都如梦。晚归来,怪东风未消余冻。 ...
  • 古诗《窥园漫兴·就花缺处补茅庐》 - - 许南英 - - 就花缺处补茅庐,拟似衡门泌水居。幽径半村还半郭,小窗宜画亦宜书。阶前生意裁红药,篱外秋光种绿蔬。除却搢绅官气习,秀才风味忆当初。
  • 古诗《百字令·题孙沧叟春申避地图,即用沧叟自题韵》 - - 高燮 - - 孙登长啸,据绿杨荫里,闲参消息。谁令烽烟来遍地,胡马驰驱南北。兵盗豺狼,人民蝼蚁,有土皆焦黑。最惊心处,绛云灰烬纹织。故里卅万缥缃,同罹豪杰,我亦何堪忆。握手沧桑余涕泪,难免猖狂如逼。痛抚残编,聊搜长物,零落都无色。相逢一笑,当时空悔贪得。 ...
  • 古诗《赠蔺道士·入水大虫出火龙》 - - 阳枋 - -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知行例作等间话,三尽儿童八十翁。
  • 古诗《吾心·吾心童稚时》 - - 王安石 - - 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初闻守善死,颇复吝肝脑。中稍历艰危,悟身非所保。犹然谓俗学,有指当穷讨。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 古诗《苍梧即事·梧州旧治扶桑国》 - - 解缙 - - 梧州旧治扶桑国,虎圈山名记大园。 蜑户举罾看水影,舟人移橛认潮痕。 贫婆果熟红包坼,荔子花开绿萼繁。 北望九疑云尽外,重华端拱太微垣。
  • 古诗《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 - - 丘为 - - 行苦神亦秀,泠然溪上松。铜瓶与竹杖,来自祝融峰。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南归见长老,且为说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