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胡仲威的诗 > 穿山月岩·石磴原文及翻译赏析

穿山月岩·石磴

朝代:宋代诗人:胡仲威时间:2023-04-05
石磴

诗人胡仲威资料

穿山月岩·石磴作者胡仲威

胡仲威,字伯圜,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宁宗嘉定五年(一二一二)曾游临桂月岩。事见《粤西金石略》卷一一。 查看详情>>

胡仲威古诗词作品: 《穿山月岩·石磴

穿山月岩·石磴原文及翻译赏析

穿山月岩·石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书园十绝·西舍鸣笳索赋诗》 - - 刘克庄 - - 西舍鸣笳索赋诗,东家拽石请书碑。眼中除却壶山外,多是新知少旧知。
  • 古诗《丁公默送蝤蛑》 - - 苏轼 - - 溪边石蟹小于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 古诗《答陈贰教·咄咄书空数岁频》 - - 林光 - - 咄咄书空数岁频,梅花四十指头春。膏肓泉石终惭我,大雅声光却望人。木榻可辜千里梦,绨袍能恋百年身。朝来听得筠人语,流水桃花有别津。
  • 古诗《山海关前屯副将军饮》 - - 陈仁锡 - - 宁前一线扼咽喉,壮士提刀孰与俦。山海当关蹲虎豹,肝肠如雪彻箜篌。精严壁垒云麾壮,吐纳天河楼橹稠。结发屯奴七十战,何愁李广不封侯。
  • 古诗《题画·萧萧风雨麦秋寒》 - - 倪瓒 - - 萧萧风雨麦秋寒,把笔临摹强自宽。赖有□君相慰藉,松肪笋脯劝加餐。
  • 古诗《题周翼庭熙春阁纪事诗》 - - 王再咸 - - 蘼芜如梦柳如丝,回首春明又几时。十万八千红豆子,教人何处说相思。
  • 古诗《都人士·彼都人士》 - - 诗经 - -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匪伊垂之,带则有馀。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 古诗《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 - 杜甫 - -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 古诗《春日·如丝苣甲饤春盘》 - - 张耒 - - 如丝苣甲饤春盘,韭叶金黄雪未乾。旅饭二年无此味,故园千里几时还。异方时节三卮酒,残岁风烟一惨颜。曾奉龙旂典邦礼,岁穷祠祀少休闲。
  • 古诗《谒宋陵三章·长风过冢万松寒》 - - 胡云飞 - - 长风过冢万松寒,冠剑石人朝未阑。史笔谩讥天子贿,寡君知畏古今难。
  • 古诗《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篇复以酴醾为约》 - - 许及之 - - 连夕惊雷非恶声,池塘閤閤几蛙鸣。春程尚有三之一,乐事那能四者并。养得苔钱都满砌,足为花地藉残英。闻閒不惜冲泥过,架上酴醾玉已成。
  • 古诗《杨瑟君见寄三诗次韵赋答》 - - 梁鸿志 - - 积书初不多,亡书亦强半。缥缃尔何罪,为我罹丧乱。烧薪与东阁,弃置同一叹。何当手一编,岩居谢尘绊。寄声招我友,潜研期共贯。
  • 古诗《竹枝词·石壁千重树万重》 - - 李涉 - -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 古诗《二十四日又雪》 - - 王夫之 - - 云鏬斜晖剧可怜,惊飙一夕万峰喧。瓦松邂逅含晶密,水碧依微困影圆。销铄风光仍夜永,淹留寒色更春前。药畦红茁抽三寸,他日欲寻更惘然。
  • 古诗《题蒲石轩·青青水中蒲》 - - 朱同 - - 青青水中蒲,磊磊涧边石。托根相依倚,出处同所适。托根各有宜,出处亦有时。昔也俱弃捐,瓦砾沉污池。今登君子堂,璠玙等奇玩。灌以清冷泉,藉之青玉案。蒲根朝润石,石罅朝云阴。嘉名揭华扁,允矣君子心。...
  • 古诗《从军行·束发从飞将》 - - 朱妙端 - - 束发从飞将,长驱下玉关。秋霜明宝剑,朔雪拥雕鞍。晓角边城苦,悲笳旅梦残。何时净疆埸,歌吹入长安。
  • 古诗《景仁宴·莎辗安车稳》 - - 范纯仁 - - 莎辗安车稳,花簪醉帽红。还乡慰多士,入洛访诸公。览德如威凤,归鞍若去鸿。清规传后学,信道不谈空。
  • 古诗《答策六·一春不冶白门寒》 - - 黄浚 - - 一春不冶白门寒,入夏衣裳尚怯单。北雁尽南知蹙地,群儿自贵苦论官。何妨烛跋谈忘晓,剧喜诗清味带酸。人世风沤聊此聚,莫随离合作悲欢。
  • 古诗《鹧鸪天·谁守柴门是野鸥》 - - 宋琬 - - 谁守柴门是野鸥,花边菜臼竹间楼。古人偏爱陶元亮,祭酒咸推陈太丘。九节杖,一扁舟。布衣焉敢谒诸侯。老人未鲠何须祝,且往前村饭?牛。
  • 古诗《十村绝句·朝朝腰斧采荆榛》 - - 舒岳祥 - - 朝朝腰斧采荆榛,博米求盐到海村。 白虎当溪侬不畏,祗愁暴吏打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