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大英的诗 > 初八夜见月与淳儿同坐忆季子洽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八夜见月与淳儿同坐忆季子洽

朝代:明代诗人:朱大英时间:2023-04-05
秋月信凄清,秋容在晚晴。
客中荒市酒,愁里故园情。
浦上枫林薄,淮南桂影生。
相思渺天末,对酒忆寒檠。

初八夜见月与淳儿同坐忆季子洽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八夜见月与淳儿同坐忆季子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赠陈定生·此客乘青翰》 - - 陈子龙 - - 此客乘青翰,飘然若有神。家声党锢后,时誉结交新。南国多君子,西台独老臣。两溪渔猎地,何用旁风尘。
  • 古诗《送侍御孙公出按南畿用同年戴以德诗韵》 - - 程敏政 - - 肃肃前驺拥徼巡,煌煌宪节下严宸。威风早已摧山岳,衷赤何须誓鬼神。一道冤声应尽雪,七州民力待重均。知公不负江南望,曾是循良第几人。
  • 古诗《春日感怀·无端踪迹等飘萍》 - - 安琚 - - 无端踪迹等飘萍,兀坐空山鬓已星。马帐春风披断简,牛衣夜月泣残经。情连芳草迷前浦,恨逐鹃声度远汀。回首廿年身世事,乱云出没晚峰晴。
  • 古诗《仓首谣·太仓有粟崇如京》 - - 童轩 - - 太仓有粟崇如京,太仓群鼠穴为营。群鼠穴仓得所凭,旧谷既没新谷升。大者如狐小者豚,累累白昼兼人行。群翻聚齧巧斗声,狸奴坐视不敢惊。君不见三秋无雨禾稻枯,遑遑菜色愁田夫。仓中有粟官不发,县吏打门犹索租。老羸旦夕且沟壑,群鼠饱食人所无。于虖群鼠汝勿喜,会有张汤来磔汝。...
  • 古诗《东归别所知·芙蓉宫阙二妃坛》 - - 罗隐 - - 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落盘。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 古诗《咏物诗落叶·青春曾灿烂》 - - 陈振家 - - 青春曾灿烂,老去又何伤。宁谓无留恋?衷心在栋梁。
  • 古诗《菩萨蛮·几番革变斯文熄》 - - 吴寿彭 - - 几番革变斯文熄。几番剩语开闭塞。仁至倍栖皇。游辞值披猖。抱残当纪末。不死守其阙。旦复或光昌。谁能补其亡。
  • 古诗《浣溪沙·江海归来夏已空》 - - 郑骞 - - 江海归来夏已空。马缨垂荚怨西风。昨宵凉起雨声中。旧事凄迷嫌梦短,秋情寂寞爱蕉红。晓来独立画楼东。
  • 古诗《闵雨诗·退而斋心》 - - 刘敞 - - 退而斋心,渊默以居。钟鼓不设,宴游不娱。左右肃然,壹怀瞿瞿。
  • 古诗《次韵沈司法送行》 - - 赵蕃 - - 坐上著孟嘉,不问知小异。岂其眉睫殊,傥或偶相值。余生慕名流,得见忘履屣。雅闻东嘉州,儒服类洙泗。于今师友间,授受由原委。沈君盖其徒,往往无不肄。向虽未云识,早已知名字。胡为冠惠文,更复仓库吏。人之不相知,击磬与荷蒉。至其移怒时,水蟹或遭忌。人谁不君知,相与共愕眙。君方系官...
  • 古诗《夏日偶成·重权一佩六印》 - - 王世贞 - - 重权一佩六印,巧宦十至九卿。八十日陶彭泽,福薄苦要归耕。
  • 古诗《诗·常饮三毒酒》 - - 拾得 - - 常饮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将钱作梦事,梦事成铁围。以苦欲舍苦,舍苦无出期。应须早觉悟,觉悟自归依。
  • 古诗《赏中秋月·独怜庚戌中秋月》 - - 林光 - - 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高步能忘扳桂念,不知丹桂是谁栽。
  • 古诗《挽吕晚村徵君》 - - 查慎行 - - 屠龙馀技到雕虫,卖艺文成事事工。晚就人谁推入室,蚤衰君自合称翁。才今渐少衣冠外,名果难逃出处中。身后有书休论价,也应少作愧杨雄。
  • 古诗《题匡南王孙爽台》 - - 王世贞 - - 兰台高咏杳难攀,滕阁鸣銮迥不还。忽有露茎超象外,能令天籁满人间。披襟快自君王腋,酌斗清回帝子颜。无那阿猷称尽兴,凭谁拄笏看西山。
  • 古诗《白鹭亭逢胡仙尉晋侯》 - - 刘弇 - - 涨天丝雨欲肥梅,江上相逢秀色开。白发十年归梦寐,青衫一笑洗尘埃。云边活碧山围健,汀末疏明鸟阵回。独向稠人见高义,此情须敌万琼瑰。
  • 古诗《罗饭牛募驴图》 - - 李兆洛 - - 得马塞翁顾亡兔,饭牛居士今募驴。蹇驴区区几许直,一瓢乃用千夫舆。前邪后许十数辈,数钱量米争纷拿。大仙老驴真可笑,一毛不拔旁揶揄。我呼红线剪囊纸,倒骑跛足云中趋。销除博士卖驴券,回作渊明乞食图。...
  • 古诗《菩萨蛮·流莺不许青春住》 - - 王千秋 - - 流莺不许青春住。催得春归花亦去。何物慰侬怀。荼最後开。 青衫冰雪面。细雨斜桥见。莫浪送香来。等闲蜂蝶猜。   
  • 古诗《清平乐·秋娘窗户》 - - 孙惟信 - - 秋娘窗户。梦入阳台雨。小别殷勤留不住。恨满飞花落絮。 一天晓月檐西。马嘶风拂罗衣。分付许多风致,送人行下楼儿。
  • 古诗《夜吟·似睡不睡客欹枕》 - - 陆游 - - 似睡不睡客欹枕,欲落未落月挂檐。 诗到此时当得句,羁愁病思恰相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