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梁君贶的诗 > 春帖子·东方和气斗回杓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帖子·东方和气斗回杓

朝代:宋代诗人:梁君贶时间:2023-04-08
东方和气斗回杓,龙角中星转紫霄。
圣主问安天未晓,求衣亲护玉宸朝。

诗人梁君贶资料

春帖子·东方和气斗回杓作者梁君贶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梁君贶古诗词作品: 《春帖子·东方和气斗回杓

春帖子·东方和气斗回杓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帖子·东方和气斗回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再可立秋日感怀之作》 - - 赵翼 - - 秋怀两首见心期,顿使羁人起旅思。贫病偏当临老日,功名已过少年时。支撑荒歉多餐粥,爱惜精神少作诗。莫为西风感摇落,晚香应在菊花枝。
  • 古诗《偈·不休去》 - - 释志璿 - - 不休去,不歇去,业识忙忙去。七颠八倒去,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镬汤炉炭皮穿骨烂去。
  • 古诗《效陈拾遗子昂感遇》 - - 司空图 - -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 古诗《秋日喜袁特丘刘同庵过访》 - - 释函是 - - 门无分水绕长松,亦枉高轩林下逢。竹院风高先见雁,经台日午不闻钟。无心于世秋偏冷,有意寻僧梦独浓。相对秖应閒着眼,百年踪迹问云峰。
  • 古诗《戴迪功挽词·好学数仍奇》 - - 楼钥 - - 好学数仍奇,躬行家遂肥。时将诗自乐,晚悟世俱非。教子惟黄卷,高门看绿衣。阿连悲未泯,无泪为君挥。
  • 古诗《秋游·霜天寥落思无穷》 - - 邵雍 - - 霜天寥落思无穷,不奈楼高逼望中。四面溪山徒满目,九秋宫殿自危空。云横远峤千寻直,霞乱斜阳数缕红。无限伤情言不到,共谁开口向西风。
  • 古诗《赠汶上郭晋公》 - - 陈恭尹 - - 鸿雪高踪未易寻,逢君三度已如今。经年怀剌无投处,一日维舟遂此心。客里杯盘元夜永,烛前风雨峡江深。家门说是同声旧,且向羲爻庆盍簪。
  • 古诗《五松山·天上仙人谪世间》 - - 郑獬 - - 天上仙人谪世间,醉中偏爱五松山。锦袍已跨鲸鱼去,惟有山僧自往还。
  • 古诗《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 - 揭傒斯 - - 堂堂李通甫,起家掌邦宪。直气横九秋,神明激雷电。再登兰台上,爱国心靡转。时当至治末,有位日兢战。崩腾五华山,凿翠起台殿。执笔佐御史,力谏明且辨。斧锧已在前,独立目不眴。骎寻国多故,灾异周八埏。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守法踰天官,反得官长怨。我皇奋江汉,拨乱启天眷。乾坤再开...
  • 古诗《懊侬·冷眼斜睼尔许时》 - - 孙原湘 - - 冷眼斜睼尔许时,临行却又教迟迟。呼鬟别进先春茗,掠紒重删过午枝。薄怒始知深似笑,娇憨尤爱近于痴。比肩半晌嫌都释,那用烧灯密咒辞。
  • 古诗《猎骑辞·早辞平扆殿》 - - 温庭筠 - - 早辞平扆殿,夕奉湘南宴。香兔抱微烟,重鳞叠轻扇。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宝柱惜离弦,流黄悲赤县。理钗低舞鬓,换袖回歌面。晚柳未如丝,春花已如霰。所嗟故里曲,不及青楼宴。...
  • 古诗《题贾子扇头·回风起船头》 - - 边贡 - - 回风起船头,激浪落船内。生憎木兰桡,摇荡日光碎。
  • 古诗《故都·江南江北两风流》 - - 罗隐 - - 江南江北两风流,一作迷津一拜侯。至竟不如隋炀帝,破家犹得到扬州。
  • 古诗《丙寅年九月朔晋七十五岁有作》 - - 刘家传 - - 七十四年如电掣,馀生或可补蹉跎。室能容膝何妨陋,事到伤心已觉多。篱菊长持傲霜节,涧松却有入云柯。神州此日开图画,合向炎黄献颂歌。
  • 古诗《泛汉江·谁家游女戏江滨》 - - 邹浩 - - 谁家游女戏江滨,才见舟来竞敛身。须信文王风化远,至今犹自被行人。
  • 古诗《冬日喜雨呈穉卿景》 - - 韩维 - - 严冬温气袭人间,忽听繁声慰病颜。 从律好风千里至,执权真令一朝还。 顿抽陇麦全如揠,欲绽江梅已可攀。 主尹勤民嘉岁望,径携歌鼓乐幽闲。
  • 古诗《寄朱晦翁山中丹砂》 - - 袁枢 - - 丹砂九转世莫传,羽衣婀娜飞朝天。 凄然风露洗尘世,星斗一天随转旋。 空余丹鼎在岩际,夜夜虹光腾霁烟。 天遗紫阳弭绛阳,点石成玉公须专。 朝来金锁开洞府,丹火已灰当复然。 离龙坎虎玄又玄,不须人间询谪仙。 黄熊跑号青兕舞,争欲舐鼎严笞鞭。 岩头风高卷衣袂,嘶断玉龙云满川。 怡...
  • 古诗《书事·山路入云烟》 - - 廉布 - - 山路入云烟,精蓝沧海边。 崖沙留虎迹,石壁曳蛟涎。 猿啸千山寂,鸟惊半月弦。 忧来非一事,种种上华巅。
  • 古诗《晚过青溪》 - - 高启 - - 王谢池台两岸空,水禽争哢夕阳中。 丽华妖血流难尽,化作荷花别样红。
  • 古诗《赴鄂道中·驻车清旷小徘徊》 - - 钱钟书 - - 驻车清旷小徘徊,隐隐遥空碾懑雷。 脱叶犹飞风不定,啼鸠忽噤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