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高淑曾的诗 > 次韵家南阜左腕画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家南阜左腕画梅

朝代:清代诗人:高淑曾时间:2023-04-06
老阜澹荡人,肝肠澡冰雪。
左腕出霜枝,劲气如拗铁。
冻蕾吐幽妍,一一冰肌裂。
不竞桃李荣,弥保岁寒节。
调羹知何时,莫使幽香灭。

诗人高淑曾资料

次韵家南阜左腕画梅作者高淑曾

高淑曾,字鲁如,号椅园,沂水人。雍正丁未进士,由知县历官常德知府。有《双介轩诗集》。 查看详情>>

高淑曾古诗词作品: 《又雨·雨气掩晴霓》 《次韵家南阜左腕画梅》 《题颠道人画·皴老苔欲活

次韵家南阜左腕画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家南阜左腕画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漫成·马凉肯泄天机秘》 - - 李穑 - - 马凉肯泄天机秘,龙化堪惊浪级高。自有朱衣点头者,谁将眼力见秋毫。
  • 古诗《二犯江儿水·罗衣宽褪》 - - 梁辰鱼 - - 罗衣宽褪。软款款罗衣宽褪。轻盈真瘦损。向风前袅袅月底纷纷。看婆娑歌吹引。一捻小腰身。一捻小腰身。蹁跹掌上人。乍进殷勤。欲退逡巡。趁金莲移步稳。香馥馥风开绣裙。香馥馥风开绣裙。青簇簇花笼蝉鬓。软迷离似阳台一片云。 ...
  • 古诗《食新·少年每羡巢由事》 - - 罗洪先 - - 少年每羡巢由事,惭愧尘踪今始归。路入风波知地险,物经寒暑识天机。秘书初捡神农语,朝服更裁处士衣。此日倍怀明主德,秋风已饱故山薇。
  • 古诗《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 - - 袁说友 - - 虚名误壮夫,黄金变颜色。谁欤帛米谋,困此刍狗迹。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笔力。我欲造之深,剧谈忘漏刻。
  • 古诗《长忆旧山·因乱阻殊邦》 - - 释宗泐 - - 因乱阻殊邦,及见消往忆。始爱道貌清,复惊鬓毛白。论新无少驩,话旧有深恻。坐久忽忘言,芳梅照寒席。
  • 古诗《躬举大雩祈雨》 - - 乾隆 - - 北至都踰早种期,晚田亟待泽斯时。人穷反本呼天吁,旱甚因谁责已知。汤祷载陈三足鼎,宣忧重订八章诗。好生帝德其宁惠,渴望云行即雨施。
  • 古诗《送梅村归三山》 - - 胡仲弓 - - 独笑坐鞍自课诗,江云雨树两依依。客怀生怕西风恶,才入秋来便赋归。
  • 古诗《光禄朱卿挽词》 - - 李廌 - - 自信仁由己,深知道满门。才华辉日域,嘉誉达天阍。坦腹方趋进,亨衢迓骏奔。欲令唐晋后,不独美姚温。
  • 古诗《长相思·泛舟西江即事》 - - 毛奇龄 - - 一桥低。两桥低。枣树湾头西复西。江深雨欲迷。早乌啼。晚乌啼。两桨归来乌未栖。相逢半路溪。
  • 古诗《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 - 吴潜 - -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
  • 古诗《挽林都宪尊公》 - - 王越 - - 五转儒官四十年,老来归隐向林泉。盖间茅屋留云住,扫片松阴借鹤眠。炊黍忽成身后梦,买山虚费杖头钱。郎君鹄立青霄上,分得恩波及墓田。
  • 古诗《过十八滩·行行十八滩》 - - 湛若水 - - 行行十八滩,一滩度一劫。劫尽逢水源,平澜见明月。踏月逾庾关,于兹是小歇。人世多滟滪,寻常互倾灭。我身在风涛,阅月百圆缺。此事难重陈,重陈五情热。
  • 古诗《溪边即事呈友人》 - - 王廷陈 - - 佳景每自惬,幽期孰与论。林开延岫色,沙圮灭溪痕。洗药穿松叶,移尊傍竹根。江山待词客,几杖向谁门。
  • 古诗《水龙吟·颐和园》 - - 王引 - - 翠云万寿山前,柳丝叠作宫游髻。长廊碧藻,雕栏朱漆,几番兴替。槛外波光,望中疑到,江南故地。正絮堆春满,风熏人醉,芳潮退,痕犹腻。回首天涯云际,竟纷纷,来倾悲泪。舫楼犹昔,王师安在?剩馀烟水。南海北洋,螭聋蛟瞆,衔枝精卫。纵昆明池浅,钓船怎忍,刺斜阳里?...
  • 古诗《忆龙眠·十年同出处》 - - 钱秉镫 - - 十年同出处,乱后数偏奇。作吏君先达,从龙我后时。艰难千里共,心迹两人知。扈跸挥毫夜,雄文更忆谁!
  • 古诗《沙作塘西上陡坡》 - - 洪亮吉 - - 连声爆竹鹊惊回,正好山南雨欲来。只有桃花解迎客,趁人丛里一枝开。
  • 古诗《题含容室·敛足脱双履》 - - 释德洪 - - 敛足脱双履,闲房倚瘦藤。百川朝巨浸,一室纳千灯。至味宁分别,常光绝减增。刹尘彰帝网,妙观现层层。
  • 古诗《山芥·湿带青烟古涧滨》 - - 朱翌 - - 湿带青烟古涧滨,气含石理助芳辛。 山中酒醒凉生脑,乞与文园渴肺人。
  • 古诗《减字木兰花·留春不住》 - - 晏几道 - -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
  • 古诗《六经·秦人燔六经》 - - 陆游 - - 秦人燔六经,非与经为仇,方其勇决时,亦为子孙谋。 歛金铸巨人,岂复畏鉏耰?千载恶名在,尚与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