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董文涣的诗 > 次韵鲁川读史柬王定甫农部丈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鲁川读史柬王定甫农部丈作

朝代:清代诗人:董文涣时间:2023-04-05
信有文诅楚,空闻书绝秦。
受金还举袖,料敌失望尘。
危等沈舟羽,安忘厝火薪。
伊川叹被发,谁是百年人。

诗人董文涣资料

次韵鲁川读史柬王定甫农部丈作作者董文涣

董文涣,初名文焕,字砚樵,洪洞人。咸丰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甘肃甘凉道。有《岘嶕山房集》。 查看详情>>

董文涣古诗词作品: 《纪事一百韵·维嗣皇践阼》 《西山纪游·万松争到门》 《鼷鼠篇·鼷鼠食牛》 《次韵鲁川读史柬王定甫农部丈作》 《检旧书有感·书丛半世如枯蟫》 《西山纪游·九峰势回合》 《游龙子祠·清溪路尽只桃花》 《何事·未失神亭戟》 《盆松篇·郁郁盆中松》 《姑从·书城坐拥夜镫勤

次韵鲁川读史柬王定甫农部丈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鲁川读史柬王定甫农部丈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观象棋乙卯八月戏作》 - - 张问陶 - - 养士宁无报,居然左右君。子房在帷幄,休笑不能军。
  • 古诗《新新我友项子所眷也携以见过向余索诗为缀二绝赠之》 - - 杨圻 - - 明眸粲粲揾红绡,云母屏前翠袖飘。一曲清歌花雨里,项王霸气为卿消。
  • 古诗《咏和阗玉璧·良质和阗贡》 - - 弘历 - - 良质和阗贡,巨材周尺赢。全含水以润,间沁土之精。早厌俗工巧,命为古璧呈。不教拘肉好,恐惜损瑶琼。
  • 古诗《玉交枝·外》 - - 朱权 - - 外:不须忧虑。且带你同临任所。修书遣人饶州去。管教你夫妇重会。旦:若还这般周济奴。犹如久旱逢甘雨。便是妾重生父母。望公相与奴做主。
  • 古诗《河中游西园·金鼓銮舆出陇秦》 - - 耶律楚材 - - 金鼓銮舆出陇秦,驱驰八骏又西巡。千年际会风云异,一代规模宇宙新。西域兵来擒伪主,东山诏下起幽人。股肱元首明良世,高拱垂衣寿万春。
  • 古诗《元宵联句·筵开三五夕》 - - 乾隆 - - 筵开三五夕,品荐半升铛。馔玉神仙从,煎沉罗绮迎。验丰同粔籹,侑食奏丝笙。薝葡香分艳,团圞月并盈。琅霜和石髓,揭露泻金茎。牢九称惟旧,筲三簸用精。圆融如意粒,甜滑自然粳。体借蟾蜍魄,奇传沆瀣英。常留春日意,恰称令宵名。的的星丸皎,离离翠釜晶。流匙肤软美,可口气和平。上米糅纤...
  • 古诗《秋物十咏·千山瘦削绕平原》 - - 卢德嘉 - - 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峰峦已减常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
  • 古诗《偈·马搭鞍》 - - 释士圭 - - 马搭鞍,驴推磨。灵利衲僧,祇消一个。纵使东家明点灯,未必西家暗中坐。西来意旨问如何,多口阿师自招祸。
  • 古诗《龙湖道中·冬行缘底意》 - - 丘葵 - - 冬行缘底意,倚杖陟高冈。日色带霜淡,风声过海狂。林鸦山外黑,野菜麦中黄。腊月明朝是,栖栖尚异乡。
  • 古诗《梅花十绝·是处溪桥浅带流》 - - 方岳 - - 是处溪桥浅带流,山中别有一深幽。规模略比林君复,开上风烟顶
  • 古诗《送陈伯渊教授归沔阳》 - - 戈镐 - - 广文金闺身,台城一相见。壁素悬青灯,花虫蠹书卷。
  • 古诗《楼堞·楼堞青霄外》 - - 陈廷敬 - - 楼堞青霄外,黄云带古城。凉天觱篥动,斜日橐驼鸣。朔色沉西塞,秋光冷北平。关山对何极,霜露远含情。
  • 古诗《忆汉月·咏明妃》 - - 王庭 - - 永闭深宫恩绝。乍见君王轻别。惊风日日走边尘,夜夜回看汉月。恨杀阴山堆雪。一代红颜空歇。琵琶曲里意分明,青冢前头不说。
  • 古诗《孽海花·既非孽海也非花》 - - 聂绀弩 - - 既非孽海也非花,无主无从入散沙。醉饱君臣皆体国,娇憨夫妾共乘槎。相公幺女笄年玉,才士名姬绮貌麻。何幸生逢奴乐岛,纵谈革命又何加。
  • 古诗《泛碧斋诗·画斋初泛碧溪浔》 - - 李纲 - - 画斋初泛碧溪浔,十里津平叠翠岑。拍岸烟波梅雨细,连天芳草岭云深。愧烦断取西湖景,暂慰倾思北阙心。好是清霄山吐月,水光天影共沈沈。
  • 古诗《渡易水·叹息荆卿去》 - - 庞垲 - - 叹息荆卿去,萧萧易水秋。定知遗恨在,不肯向西流。
  • 古诗《送谢应祥·送君费县尹》 - - 穆孔晖 - - 送君费县尹,为政慕何人。独爱阳城拙,兼闻范叔贫。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城外桑麻路,经过莫厌频。
  • 古诗《次韵民瞻·独酌梅花醉似泥》 - - 韩淲 - - 独酌梅花醉似泥,市尘何敢近园扉。孤香藉雨知幽眇,冷艳排风与世违。灯火丽谯新气象,琴尊高隐久光辉。隔江相望空华发,燕子将来雁欲归。
  • 古诗《朗公石·朗公已逐诸缘灭》 - - 于慎行 - - 朗公已逐诸缘灭,此石何缘号朗公。莫向精魂论片石,都无生灭是真空。
  • 古诗《牙檀寿石行》 - - 单人耘 - - 牙檀小巷气严尊,牙檀老人颜粹温。砖砌瓦檐曾伫立,苔滋藓碧秋复春。老人仙去久落寞,地兀天摇风烟昏。忽睹一石傍墙角,峥嵘不掩世纪痕。非松非云骨棱棱,主人謦欬似可闻。我家下放原上村,六载归来夙志存。万卷已付长江波,一砚犹濡岳祖恩。两浦弦歌未辞苦,留将潜德福儿孙。一路一踊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