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杨载的诗 > 次韵夏仲勉·不喜为文富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夏仲勉·不喜为文富

朝代:元代诗人:杨载时间:2023-04-06
不喜为文富,长忧得酒悭。
尊罍堆案上,笔砚弃墙间。
有传追王绩,无书继贾山。
贵人能慢士,往见亦胡颜。

诗人杨载资料

次韵夏仲勉·不喜为文富作者杨载

杨载(1271-1323)字仲弘。县南琉田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 查看详情>>

杨载古诗词作品: 《破砚·彼美端溪石》 《次韵夏仲勉·不喜为文富》 《舟次池阳偕通守周南翁燕表侄陈和卿家席上赠歌者》 《题墨竹为郑尊师》 《题温日观葡萄》 《早朝·掖垣迢递到城回》 《赠惠山圣长老》 《画竹石·林前怪石起参差》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 《赠魏虚舟少府

次韵夏仲勉·不喜为文富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夏仲勉·不喜为文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参寥明发见邻家花》 - - 陈师道 - - 满城桃李一番新,深院繁枝别得春。从此诗翁有新语,不须红湿少城闉。
  • 古诗《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 - 卢照邻 - -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义光带砺,象著乾坤。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藩屏王室,翼亮尧门。八才两献,夫何足论。
  • 古诗《詶王阮亭先生见寄》 - - 赵执信 - - 不为耽閒寂,终朝坐拥书。敢衔湘水怨,祇傍漆园居。噫气飘风外,忘形大瘿馀。犹多奇字在,载酒欲谁如。
  • 古诗《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 - 许浑 - -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捲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誇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 古诗《官舍杂咏·官箴浑不解》 - - 黎民表 - - 官箴浑不解,侠气顿能销。素发嗟垂领,红尘屡折腰。世情飞絮过,乡思断蓬飘。为甚抽簪未,山中少药苗。
  • 古诗《东山泗洲庙·是四大部州游神》 - - 江峰青 - - 是四大部州游神,监临兹土;知五斗折腰非计,归奉灵祗。
  • 古诗《如梦令·昨夜烛花无赖》 - - 赵执信 - - 昨夜烛花无赖。照尽佯羞薄媚。细雨嫩寒天,只道归来浓睡。浑未。浑未。却是酒醒人醉。
  • 古诗《四言诗·殷仁殷丧》 - - 胡一桂 - - 殷仁殷丧,辛不庸弃。汉杰汉兴,季能展使。腾蛇游雾,神龙难次。骐骥阨车,驽马何异。游雾杰称,阨车仁被。
  • 古诗《疏影·河挢日暮》 - - 奕绘 - - 河挢日暮。见枝枝柽柳,细含烟雾。缫不成丝,画不成眉,飘又不成飞絮。纤条漫系游人马,已弱到可怜人处。耶更堪小盎移来,谙尽疏窗霏雨。为着三春名字,想三眠三起,汉苑愁绪。各种凄迷越样娇柔,遮断章台情路。今番才称观音号,伴清静炉香一炷。缀芳璎紫竹林边,琐碎珠花长吐。...
  • 古诗《秋夜有怀·金炉未冷旋添香》 - - 李光 - - 金炉未冷旋添香,风静云开月到廊。何处独吹西塞曲,无人同醉北窗凉。鳞鸿路隔书难寄,鼓角声迟夜渐长。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
  • 古诗《再呈袁公·一时同被命》 - - 王世贞 - - 一时同被命,两疏各祈归。白发宁论是,青山可见非。看君眠处稳,愧我战余肥。何物酬知己,倾筐有蕨薇。
  • 古诗《题四景画·万叠青山隐薜萝》 - - 杨荣 - - 万叠青山隐薜萝,千寻瀑布落银河。白云冉冉生衣上,红叶离离满涧阿。
  • 古诗《夏晚·闰馀时侯早》 - - 刘敞 - - 闰馀时侯早,夏晚似新秋。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早晚凉飙起,重修白罽裘。
  • 古诗《又·久无膏雨慰乡氓》 - - 华岭 - - 久无膏雨慰乡氓,酷暑难堪致不平。坐视哀鸿人莫省,胡嫌荆棘步难行。
  • 古诗《钝轩索题小照·飘蓬我亦愧前盟》 - - 全祖望 - - 飘蓬我亦愧前盟,那得丹砂一昔成。只有飞扬心气在,披图约略见平生。
  • 古诗《更漏子·藕肠纤,花骨软》 - - 项鸿祚 - - 藕肠纤,花骨软,一枕泪光红泫。愁信息,绣工夫,梦残啼鹧鸪。当时错,如今莫,情比秋萝更薄。霜里角,月中更,行人听不听。 
  • 古诗《即事感怀·水满池鱼跃上阶》 - - 方鹤斋 - - 水满池鱼跃上阶,门关路藓绿侵柴。伤心又听连宵雨,翻手都成匝地霾。涸辙馀生供獭祭,筑堙政策笑狐埋。仓储卖尽还筹账,慈善同胞劝孔怀。
  • 古诗《秋夕野步·日夕犹残血》 - - 吴未淳 - - 日夕犹残血,归飞彩羽轻。赪霞多暮色,黄叶已秋声。梵宇禅心寂,石塘天影清。偶逢同路叟,导引悟长生。
  • 古诗《贡院寄前主司萧尚书听》 - - 刘太真 - - 独坐贡闱里,愁心芳草生。 山公昨夜事,应见此时情。
  • 古诗《燕太子·秦王日无道》 - - 陈子昂 - -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