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宏谋的诗 >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朝代:清代诗人:陈宏谋时间:2023-04-05
隔山相望觉山高,才上山头山又小。
尽日登高与未足,举头还羡他山好。
朝来云气接苍茫,须臾日出何分晓。
碧鸡凭眺山海空,恍若置身青云表。
汪洋万顷俯滇池,一片澄波状缥缈。
鸢飞鱼跃尽天机,旷观弥复抒怀抱。
仰止于今属景行,追随咫尺钦师保。

诗人陈宏谋资料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作者陈宏谋

生卒:1696-1771。介绍:清广西临桂人,字汝咨,号榕门。雍正元年进士,授检讨。雍正、乾隆间外任三十余年,历十二行省。所至必究人心风俗之得失,及民间利病当兴革者,分条钩考,次第举行。..... 查看详情>>

陈宏谋古诗词作品: 《长沙贡院堂联》 《史可法祠联·佩鄂国至言》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题黄鹤楼·楼外白云停》 《楹联·惜食惜衣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集古留句·酒待青蚨尽》 - - 魏源 - - 酒待青蚨尽,诗随败叶删。古琴亲畏友,老树当名山。鹿豕从虞舜,濠梁问孔颜。谁抛蟫琐屑,来伴鸟绵蛮。
  • 古诗《少年游·长烟漠漠气沉山》 - - 饶宗颐 - - 长烟漠漠气沉山。冰泮暮生寒。小雨飞云,兰苕未老,琢句自家看。清游霎是成追忆,残雪洒征鞍。远霭浮空,乱峰无际,何处是长安。
  • 古诗《自赞·辞九重》 - - 释德光 - - 辞九重,归东越。听松风,对江月。冷笑老胡得一橛。
  • 古诗《十二月·一日不力作》 - - 赵孟頫 - -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惨淡岁云莫,风雪入破屋。老农气力衰,伛偻腰背曲。索绹民事急,昼夜互相续。饭牛欲牛肥,茭藁亦预蓄。蹇驴虽劣弱,挽车致百斛。农事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自蒙福。...
  • 古诗《偈颂·去时冒雨连宵去》 - - 释昙华 - - 去时冒雨连宵去,回来带水又拖泥。自怪一生无定力,寻常多被业风吹。
  • 古诗《送晏龙山掌教泸溪兼寄聂少泉》 - - 庞嵩 - - 上高自昔多文献,振铎番山得两贤。聂老庭前归一鹤,晏公堂上兆三鳣。星依鹑野时瞻斗,路入桃溪好扣舷。会识文章通性道,万年洙泗此真传。
  • 古诗《御园首夏·春天多雨又稀风》 - - 乾隆 - - 春天多雨又稀风,养牡丹花锦绽丛。二十年来率未赏,敬勤惟是凛渊衷。
  • 古诗《书城北尼庵·诸郎弓力胜黄间》 - - 陈造 - - 诸郎弓力胜黄间,中戟穿杨气貌闲。乐府新传杀胡谶,看君飞矢下阴山。
  • 古诗《春晚·门外绿杨啼乳鸦》 - - 吴可 - - 门外绿杨啼乳鸦,弄黄梅子压枝斜。残书读罢无功课,绕径来寻未落花。
  • 古诗《题西岩寺三绝》 - - 裴大亮 - - 清溪如鉴照行人,谷鸟山花景渐新。五马频来无别事,为思江上若邪春。
  • 古诗《阿坡岩·迤逦蹑云过》 - - 区怀年 - - 迤逦蹑云过,灵岩讯阿坡。径偏游屐少,山迥牧场多。曲窦斜晖入,层崖古字磨。还期烂柯者,幽事竟如何。
  • 古诗《西平乐·多谢潇潇细雨》 - - 苏穆 - - 多谢潇潇细雨,洗出深深翠。休探南薰消息,算得春归几日,一半春痕犹在。阑干凭处,直恁空枝窣地。惜花意。浑忘却,空掩泪。只有垂杨万缕,禁得风风雨雨。弄影清池里。可记省秋容况憔悴。天涯路短,人间世窄,写尺素向谁寄。雨滴蕉声声碎。梦残酒醒,一寸柔肠断矣。...
  • 古诗《题汪华玉子昂兰石》 - - 虞集 - - 参差不可吹,纫佩寄远道。遂令如石心,岁晚永相好。
  • 古诗《平波台·积水明千镜》 - - 钮应斗 - - 积水明千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年题咏处,古壁满莓苔。
  • 古诗《千乘梨云·秋高美梨熟》 - - 朱逢吉 - - 秋高美梨熟,万朵绛云蒸。曾得君王喜,因为里闬称。春香凝白雪,晓梦入青绫。何必潘郎赋,佳名处处腾。
  • 古诗《西溪次韵·轻云巧迎月》 - - 刘跂 - - 轻云巧迎月,高柳媚疏光。城堞传严鼓,尊罍动急觞。望迷山四面,影占水中央。清绝无人地,居然五友乡。
  • 古诗《七夕·琥珀杯浓酒味醇》 - - 孔平仲 - - 琥珀杯浓酒味醇,郁金裙转舞腰新。铅华第一人中白,歌响几多梁上尘。玉漏将沉香未断,银潢虽远志相亲。合欢促席留君醉,最苦参斜夜向晨。
  • 古诗《舟行感怀·风帆江上往来频》 - - 张咏 - - 风帆江上往来频,渔叟应多笑此身。自愧无才酬圣泽,已甘行乐负青春。疲羸未复空忘味,网绪难条欲问津。更擬倾杯祝天地,世间不用长奸人。
  • 古诗《睡香花·钩窗玩孤芳》 - - 陈造 - - 钩窗玩孤芳,残月衣上明。 紫囊拆兰麝,小风弄初晴。
  • 古诗《戏作野兴·扰扰亭中客》 - - 陆游 - - 扰扰亭中客,悠悠局上棋。 所遭元有命,自苦竟何为? 冯衍深尤妇,陶潜过责儿。 奇文虽可贵,寱语岂非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