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刘鸿庚的诗 > 登沔阳新堤澄澜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沔阳新堤澄澜楼

朝代:清代诗人:刘鸿庚时间:2023-04-06
十二年前暂典州,曾无暇日快登楼。
此来春水生江汉,试倚危栏瞰斗牛。
波起洞庭皆北泛,雪消巴蜀尽东流。
尚书砥柱功勋在,祇要修防处处周。

诗人刘鸿庚资料

登沔阳新堤澄澜楼作者刘鸿庚

刘鸿庚,字西垣,浙江山阴人。道光辛巳举人,官汉阳知县。殉难,赠知府衔。有《青藜阁诗钞》。 查看详情>>

刘鸿庚古诗词作品: 《由长沙赴衡州访高螺舟太守舟中感赋》 《登沔阳新堤澄澜楼

登沔阳新堤澄澜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沔阳新堤澄澜楼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客武林怀弟彝鉴》 - - 朱彝尊 - - 念汝辞乡久,家贫学浪游。山川一以别,岁月渐如流。海水连江水,杭州望越州。相看朝夕路,欲往几淹留。
  • 古诗《西游记诗词·第五十五回》 - - 吴承恩 - - 翅薄随风软,腰轻映日纤。嘴甜曾觅蕊,尾利善降蟾。酿蜜功何浅,投衙礼自谦。如今施巧计,飞舞入门檐。冠簪五岳金光彩,笏执山河玉色琼。袍挂七星云叆叇,腰围八极宝环明。叮当珮响如敲韵,迅速风声似摆铃。翠羽扇开来昴宿,天香飘袭满门庭。花冠绣颈若团缨,爪硬距长目怒睛。踊跃雄威全五...
  • 古诗《哭施仁思孝廉》 - - 许梦青 - - 前无往古后无今,抱负谁能识浅深。每遇穷途常解橐,时逢佳士辄倾襟。贫偏爱客常悬榻,诗独惊人合铸金。愧我粗才难作传,微吟聊壮一生心。
  • 古诗《苦雨联句·风噫作欠伸》 - - 查慎行 - - 风噫作欠伸,天愁散咳唾。羃羃茧丝微,捎捎箭镞大。排櫩挂水帘,震瓦响云磨。隙景列缺驰,潜踪郁仪过。衣缨黝黴醭,屝履溅泥污。蜗嚵引长涎,黾怒鼓群和。嘬桉聚蝇饕,瘁肌饱蚊饿。呕哕减食单,扑缘废书课。帖席恶胶粘,历阶防跌蹉。遥岑罨如遁,高浪腾谁簸。方当戒舟杭,矧乃疲鞍驮。沟圳泞齐...
  • 古诗《颂古·畐塞虚空》 - - 释鼎需 - - 畐塞虚空,不如不去。前后际断,今亦无住。倒骑佛殿出三门,却把三门挂露柱。
  • 古诗《复登方丈小楼次孟学韵》 - - 善伏 - - 溪山逢俊彦,济济岂凡群。秋兴怀张翰,时名并陆云。幽花平槛发,啼鸟隔林闻。久坐多馀兴,诗题更共分。
  • 古诗《点绛唇·西蜀咽喉》 - - 蒲道源 - - 西蜀咽喉,钩连阁道苍崖斗。□皇天授。故国□江口。往事浮云,依旧梁山秀。时延首。淡烟疏柳。欲画无奇手。
  • 古诗《次韵和石学士见寄》 - - 宋庠 - - 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时时更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 古诗《采蕺·陟彼越山》 - - 王十朋 - - 陟彼越山,言采其茗。我思古人,中心炳炳。维国有耻,夕弗遑瞑。焦心以思,沼吴之境。
  • 古诗《村路·村路三叉杂》 - - 汪琬 - - 村路三叉杂,茅担数尺低。蒲陶才上架,萱草已掀泥。冈起趋平地,泉声落废堤。病馀无一事,随意策枯藜。
  • 古诗《醉吟·一径碧苔深》 - - 吴锡畴 - - 一径碧苔深,萧閒几醉吟。野花开自落,春色霁还阴。涉世谋多拙,逢人口欲瘖。门前流水净,洗尽利名心。
  • 古诗《射乌辞·乌乌哑哑》 - - 王吉 - - 乌乌哑哑。引弓射。洞左腋。陛下寿万年。臣为二千石。
  • 古诗《赠浮屠勤上人》 - - 王之道 - -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汨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学道戒怠惰,成功在精勤。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别来十二秋,东游遍温鄞。持咒动至暮,坐禅常达昕。寸阴古所惜,君今惜馀分。兢兢穷昼夜,直欲忘斋薰。轩昂冲天鹤,那容混鸡群。我老懒成癖,见君但欢欣。茅斋无一物,坐对柏子焚。忽然舍我...
  • 古诗《金沙赞·琅琅流水声》 - - 蒋敦复 - - 琅琅流水声,怀抱尽情倾。不识春风面,雪消梅影清。
  • 古诗《甘州子·秋江何处夜听箫》 - - 胡山源 - - 秋江何处夜听箫。倾耳听,隔兰桡。芦花白泛水迢迢。明月满空桥。篷影底,共度可怜宵。
  • 古诗《会於江陵·古天下士亦多艰》 - - 释宝昙 - - 古天下士亦多艰,魑魅於今合改颜。道在盖公犹梦见,天怜贾谊得生还。风休江北一声橹,春尽剑南何处山。故国异方身健在,也知书眠未斓斑。
  • 古诗《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 - 李之仪 - - 为爱梅花如粉面,天与工夫,不似人间见。几度拈来亲比看,工夫却是花枝浅。 觅得归来临几砚,尽日相看,默默情无恨。更不嗅时须百遍,分明销得人肠断。  
  • 古诗《朱楼·朱楼灯烛一声歌》 - - 蔡襄 - - 朱楼灯烛一声歌,腊后天街月色和。 平昔黄公酒垆下,谁知跬步邈山河。
  • 古诗《题西隐·脚力穷力地更偏》 - - 吴可 - - 脚力穷力地更偏,瘦藤危石两苍然。 山僧已识幽人意,借兴禅床自在眠。
  • 古诗《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 - 孟迟 - - 谢脁题诗处,危楼压郡城。雨余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