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张四维的诗 > 得胜令·生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胜令·生上

朝代:现代诗人:张四维时间:2023-04-08
生上:玉辔鸣驺。
导引幡幢列碧油。
凯旋奏入凤凰楼。
叨爵赏。
衣紫腰金笑敝裘。

得胜令·生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胜令·生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大箐中古藤·材不中栋梁》 - - 赵翼 - - 材不中栋梁,性颇似葛藟。旁抽纤条爪攫空,中孕浓浆血凝紫。高挂乔柯下拖地,到地又跃树头起。来不知何所始,去不知何所止。得非痴龙此游戏,不见首,不见尾,但馀尻脊隐现箐林里。悬崖可作梯升云,横涧便当桥跨水。千夫并力一掣之,牵动松杉几百里。 ...
  • 古诗《春佃·久雨不敢厌》 - - 释函是 - - 久雨不敢厌,有事在西畴。戴笠随人行,望望荒山丘。春风吹我衣,飘然忘去留。爱彼绿遍野,远近驰双眸。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与尔情均同,所异能不忧。饱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
  • 古诗《雷州莱公祠次欧宗主韵》 - - 符锡 - - 上林巡幸念皆春,不见中书旧日人。本谓遭逢同结主,岂期材智反投身。衣冠徒抱千年恨,胡虏终贻九庙尘。遥想英魂归海角,还依玉几奠麒麟。
  • 古诗《续梅花百咏·隔帘梅》 - - 陶德勋 - - 仙姿玉质貌堂堂,月过东墙夜拂光。满室清风春引入,帘虽隔断也闻香。
  • 古诗《北大谒徐天进先生》 - - 姚佳 - - 燕园共寂寥,金石记前朝。明月三千里,风花第几桥。芝兰如富贵,桃李比丰饶。一塔湖图外,百年愁未消。
  • 古诗《过蔡村·白沙滩接绿杨堤》 - - 李杰 - - 白沙滩接绿杨堤,遍野青黄麦秀齐。万雉都城天咫尺,几家村落水东西。濛濛细雨来帆重,漠漠平芜去鸟低。岐路年年成底事,遣怀只合醉如泥。
  • 古诗《和胡鍊绣衣昭君词》 - - 倪谦 - - 辽鹤犹能故国归,越禽亦解向南飞。坐看绝塞时弹铗,起视明河夜揽衣。无语暗伤情脉脉,长吁空结气霏霏。君王早辩图多伪,何至红颜委命非。
  • 古诗《鹿门归兴·孟浩然》 - - 郭之奇 - - 松月虚窗夜,幽人独往时。本无蝉冕意,且赴鹿门期。
  • 古诗《即席送诸贞壮南昌之行》 - - 黄节 - - 胆肝每为论文见,国事同归袖手观。倘有世图宁恨晚,只愁天下渐殚残。萧条飞雨秋兼别,磊落当筵慨且叹。一水赣江连沪海,至今行路已嗟难。
  • 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秋夕》 - - 吴兰畹 - - 凉魄孤悬,暗虫低诉,纱笼篆缕空凝。正鹤寥琴寂,絮语馀温。又是商飙做冷。声声雁,凄断湘滨。阑干倚,新愁旧梦,付与诗魂。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只药炉茶鼎,静伴寒灯。多少腻红剩绿,恁耐得风雨朝昏。晶帘悄,微吟浅醉,莫道酸辛。...
  • 古诗《鹧鸪天·江槛》 - - 朱熹 - -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祗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 古诗《再和题黄免耕吟藁》 - - 许月卿 - - 优游一辟难赞经,仲舒师友尽时名。已登乡国一经荐,未究天人三策情。文定浚源虽莹彻,牧堂奕叶必敷荣。紫阳风水深留意,磨石佳城后世评。
  • 古诗《圣几送漳兰二枝·全枝明玉最清妍》 - - 厉鹗 - - 全枝明玉最清妍,香气常随过岭船。只合诗人熏几席,翠壶回施小乘禅。
  • 古诗《清源杂咏·绣衣柱史何昂藏》 - - 王世贞 - - 绣衣柱史何昂藏,自免不复称为郎。尊前凤舞花难夜,门外乌啼月是霜。
  • 古诗《重到海城呈彭母》 - - 聂绀弩 - - 别名小莫斯科好,胜地暌违卅八春。宫厦城墙红作姓,妇婴儿女战为魂。一时才俊无遗冢,何处江山不故人。遥指木棉花下路,似犹旗笠万农民。
  • 古诗《水调歌头·翘首望南北》 - - 龙榆生 - - 翘首望南北,一道紫霞明。天风海雨刚过,长啸最移情。坐听南屏钟动,又报花飞琼岛,相应恰双清。閒玩旧诗句,有味是无能。酌芳醑,张赤帜,保遐龄。且同文字般若,寂寞叩玄亭。不用商量今昔,喜得能均物我,谁更草虫鸣。凛凛映霜月,绿绮对窗横。 ...
  • 古诗《重有感·东海无劳问浅深》 - - 张采庵 - - 东海无劳问浅深,风波憔悴念精禽。如今敛翅归何许,早负当年衔石心。
  • 古诗《游石壁精舍·云中双鹤去》 - - 方仁渊 - - 云中双鹤去,松际一僧归。日暮游人尽,钟声出翠微。
  • 古诗《七夕闻鹊·冻雨略洗车》 - - 吴泳 - - 冻雨略洗车,炎晖复如磝。桃笙眠未熟,屋角乾鹊噪。借问鹊何来,下上音载好。此声固非恶,枉为閒者告。适情便为喜,喜不繇汝报。用静则为吉,吉不缘汝召。萧牍尚我疏,行人为谁到。劝子莫饶舌,移语朱门道。...
  • 古诗《赠詹朝倚·之子词锋孰敢争》 - - 刘子翚 - - 之子词锋孰敢争,它时云路定飞腾。 客怀未免悲弹铗,文社遥知喜得朋。 旧隐生涯三径菊,夜窗弦诵十年灯。 长篇寄人情何厚,欲和阳春愧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