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惺伯民的诗 > 丁巳二月成都纪乱竹枝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丁巳二月成都纪乱竹枝词

朝代:现代诗人:惺伯民时间:2023-04-06
天黄黄与地黄黄,禁地翻成血战场。
九里三分三鼎足,疑他统一在中央。

丁巳二月成都纪乱竹枝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丁巳二月成都纪乱竹枝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兰影·兰影楼前淡》 - - 茅于美 - - 兰影楼前淡,姮娥掩泪看。惜花兼惜影,未忍倚阑干。
  • 古诗《冬至后招于秀才》 - - 王建 - -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 古诗《陈太史孟常过访》 - - 胡应麟 - - 环佩翩翩洛下逢,越溪犹记旧芙蓉。雕弧百中长悬虱,宝剑双飞欲化龙。载笔西清霞缥缈,雠书东观日从容。高楼肯作陈登卧,大辟翘材傍九重。
  • 古诗《送云季昭·昔闻轩辕纪官以云名》 - - 胡奎 - - 昔闻轩辕纪官以云名,今见钱塘云卿之弟兄。弟留江南兄在北,两地共坐塞坛青。先生岂是悠悠者,气高不肯居人下。黄河倒卷上青又,开口何曾让班马。平生交义重如山,汪意倾情不作难。男子当图匡济事,人生岂叹别离间。屈捐九年何草草,杏花坛上青春好。诸生队队占笼头,多士翩翩腾鹄表。先...
  • 古诗《次前韵示杨明》 - - 苏辙 - - 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
  • 古诗《五更转·了解烦恼是痴人》 - - 敦煌曲子 - - 了解烦恼是痴人。心心法数不识真。一物不念始合道,说即得道是愚人。
  • 古诗《西郊·远籁生寒野》 - - 胡宿 - - 远籁生寒野,平芜弄夕阳。天寒空鸟道,水落见鱼梁。岛树风仍荡,汀葭日映黄。津楼慵极目,杳杳白云乡。
  • 古诗《代高某挽女联》 - - 何玉田 - - 幸于归尚克宜家,俾见夫成名,子成名,即娇客亦多成名,死应无憾;叹此日同来送汝,可奈父垂白,母垂白,并长兄也将垂白,生者奚堪。
  • 古诗《秋斋独宿·冷晕侵残烛》 - - 赵秉文 - -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 古诗《蓦山溪·人人不省》 - - 王哲 - -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崄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虚情娇态,恰似蜂便蜜。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蓬莱路,彩云端,有分相随入。...
  • 古诗《追悼四贤·南溪吴翁》 - - 钟梁 - - 懿哉南溪翁,抗志风尘表。经义启后蒙,探讨造幽窈。居官三十年,节操恒皦皦。乡评符士论,孰谓知者少。
  • 古诗《昭君怨·忆旧游》 - - 周贻繁 - - 忆过潇湘千里,帆挂半江春水,荡漾入云烟。小游仙。昔日山川城郭,此日林泉溪壑,风景也堪留。莫回头。
  • 古诗《湖中晚归简齐侍郎次风杭编修大宗》 - - 王昶 - - 杳杳昏钟隔浦清,夕阳欲下断霞明。鸟归疏柳禅镫上,人散回塘钓艇横。云树萧疏藏野寺,烟波迢递绕江城。习池不共山公赏,独对寒流待月生。
  • 古诗《田园杂兴·脱却重绵换夹衣》 - - 殷葆诚 - - 脱却重绵换夹衣,百般红紫斗芳菲。柳初飞絮桃初放,豆正抽苗笋正肥。蜂蜜蚕丝皆地利,鸢飞鱼跃总天机。一池春水闲吹绉,吩咐东风自解围。
  • 古诗《壬午年孟春再至西山寄怀桂林诸友》 - - 巨赞 - - 言入西山路,和风发籁音。泉甘堪涤虑,茶淡自清心。隐几双汇合,开轩万木森。难忘饯别意,于月每沉吟。
  • 古诗《霜风·一夜霜风动地寒》 - - 王同祖 - - 一夜霜风动地寒,塞垣火未报平安。嫦娥亦带伤心色,为照征人尚抱鞍。
  • 古诗《潘世表来访临别赠二十韵》 - - 王迈 - - 病眼缘春困,晨兴为子明。 未应谈世故,政恐累吾清。 书况近何若,襟期久不倾。 春来已多日,课辦几何程。 我懒觉成惯,人怜太瘦生。 招穷诗作崇,攻闷酒为兵。 昨关僧房宿,思寻友旧盟。 时时整行李,往往叹浮萍。 一动归欤兴,长歌去矣行。 小轩频偃蹇,分物息经营。 绿爱弥墙幄,红惊糁地英...
  • 古诗《晚秋野兴·彻底无能彻骨贫》 - - 陆游 - - 彻底无能彻骨贫,自怜虚作六朝民。 学因病废捐长日,志与年衰媿古人。 露湿乱萤飞暗庑,霜清饥雀噪空囷。 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
  • 古诗《修养·损神终日谈虚空》 - - 刘叉 - -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 烟收云散何蒙蒙。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望一切, 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
  • 古诗《送从弟郢东归》 - - 孟郊 - - 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 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