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王浍的诗 >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原文及翻译赏析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

朝代:金朝诗人:王浍时间:2018-07-28
圆刚定质,混物非凡类。仁处其中静忘意。任蝶蜂狂绕,燕雀喧争,心君正,惟取清白自治。
黄衣从澹泊,此个家风异,偶合阴阳弃神智。怕旁人冷眼,嫌太孤高,樽俎地聊许松梧同器。
待他日山林不相容,请援手仙芚要充仙贽。

诗人王浍资料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作者王浍

王浍,字贤佐,咸平人。邃于《易》学,又通星历谶纬之学。金章宗明昌初,以德行才名召至京师,命以官,不拜。朝廷重其人,授信州教授,未几自免去。再授博州教授,郡守以下皆师尊之,复弃官去。南渡后,授辽东宣抚使,不..... 查看详情>>

王浍古诗词作品: 《感遇·迅景走北陆》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 《感遇·光风荡繁囿》 《赠段十·相识风尘下》 《感遇·两虎斗中野》 《感遇·槁梧蒙绂冕》 《感遇·迅景走北陆》 《感遇·两虎斗中野》 《感遇·光风荡繁囿》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原文及翻译赏析

洞仙歌·赋榛实屏山所录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尹景孺黜补洪原之行》 - - 赵观彬 - - 有摇高岳者,如障浊流然。我国洪原大,吾侪吏部贤。经纶先下土,名节判中年。客路重阳近,寒花驻马边。
  • 古诗《与诸友游泉亭寺》 - - 申涵光 - - 树里泉亭寺,山田一径斜。石开门对井,岸落雨冲沙。数子行秋色,孤樽就野花。暂来惭更去,康乐未离家。
  • 古诗《元日·纸窗催曙起经行》 - - 徐桢立 - - 纸窗催曙起经行,又见南天淑煦更。节序助人增把玩,化工仁物转分明。梅溪忽动寻幽兴,草绿方添望远情。他日茅堂遂归憩,却谈风土对胶饧。
  • 古诗《月午·入夕即看蟾魄午》 - - 弘历 - - 入夕即看蟾魄午,知为早现望前时。下舂虽隐光犹让,阴抑阳扶理可思。
  • 古诗《别方次云·姑苏台上姑苏馆》 - - 林光朝 - - 姑苏台上姑苏馆,共说南山竹火炉。湖上相逢又相别,不知何处说姑苏。
  • 古诗《放鹧鸪·秋入池塘风露微》 - - 崔涂 - - 秋入池塘风露微,晓开笼槛看初飞。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
  • 古诗《与归田者·长江万里鲸涛险》 - - 庞嵩 - - 长江万里鲸涛险,绝壁千峰鸟道微。十亩桑田原可乐,月明牵犊荷犁归。
  • 古诗《京师长沙邑馆》 - - 李寿蓉 - - 何人当贾傅才名,忆江上祠堂,万里每萦香草梦;此地是燕山旧址,愿湘中子弟,大家争折桂枝来。
  • 古诗《闻雁寄欧阳夷陵》 - - 梅尧臣 - - 闲坐独无寐,雁来更未阑。声长河汉迥,影落户庭寒。荆楚橘包熟,潇湘枫叶丹。南飞过三峡,试问故人看。
  • 古诗《归化县八景·白沙夜月》 - - 陈哲 - - 十里寒涛拥白沙,一川晴雪洒蒹葭。圮头黄石谁遗履,岸上青苔或浣纱。题柱当年成感慨,吹箫明月想豪华。鱼龙寂寞渔矶冷,好拟西风泛远槎。
  • 古诗《赠曹雪芹·碧水青山曲径遐》 - - 敦敏 - -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壁,卖画钱来付酒家。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新愁旧恨知多少,都付酕醄醉眼斜。
  • 古诗《雨中同刘观察李明府欧博士朱汝修诸子集李临淮第得风字》 - - 黎民表 - - 筹策于今借幕中,退朝尊酒未曾空。浮云亦自怜燕馆,白雪真能操楚风。宾客人多逢冠鹖,扁舟予拟逐飞鸿。竹林肯厌过逢数,瑶水年年曲宴同。
  • 古诗《拖板桥访胡星卿》 - - 何绛 - - 板桥东去入孤村,夹岸春云带小轩。疏竹叶边斜有路,碧桃花下正开门。心閒久薄公卿贵,身隐仍愁姓字尊。鸡黍款留长日语,野田相送出黄昏。
  • 古诗《黄鹤楼·一片青天雪》 - - 魏源 - - 一片青天雪,惟余黄鹤楼。更无江上客,来泛木兰舟。余亦从兹逝,仙人不可求。征鸿去何所,菰叶满汀洲。
  • 古诗《青龙师安上人》 - - 司空图 - - 灾曜偏临许国人,雨中衰菊病中身。清香一炷知师意,应为昭陵惜老臣。
  • 古诗《孙莘老挽词·华屋丘山可柰何》 - - 秦观 - - 华屋丘山可柰何,百年光景一投梭。故人唯有羊昙在,恸哭西州不忍歌。
  • 古诗《寺寓·得伴闲云净土来》 - - 吴元良 - - 得伴闲云净土来,束书移傍讲经台。旃檀香逐熏风散,只树花沾法雨开。静绝喜同僧入定,禅栖聊免俗相猜。无端清夜多归梦,未了尘缘亦自哀。
  • 古诗《题王石谷江乡小景》 - - 缪祉保 - - 远山漠漠淡无痕,无数炊烟江上村。两岸参差摇绿影,一湾秋水绕柴门。
  • 古诗《看月·一片钟山月》 - - 方以智 - - 一片钟山月,那从岭外看。昔尝临北阙,今独照南冠。万里天难问,三更影易寒。梦中儿女路,莫忆旧长安。
  • 古诗《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 - 梅尧臣 - -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