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宋湘的诗 > 读杜工部集·自许诗堪老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杜工部集·自许诗堪老

朝代:清代诗人:宋湘时间:2018-12-15
自许诗堪老,原知死更传。
山川书剑过,歌哭日星悬。
发岂风尘白,心犹道路怜。
千秋江汉月,寂寞亦娟娟。

诗人宋湘资料

读杜工部集·自许诗堪老作者宋湘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 查看详情>>

宋湘古诗词作品: 《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 《人日同墨卿太守阴青原居士自准提阁至永福寺》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 《翟义·五侯十将几多时》 《山斋秋夜·不寝非关冷》 《支离·落日衔林半》 《赋得鸿毛遇顺风》 《别湖水·我出具一艇》 《书货殖传后·龙门旧本合重编》 《养疴·牙火头风却酒钟

读杜工部集·自许诗堪老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杜工部集·自许诗堪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公湛言处士方嘉徵义甚高率题奉简》 - - 施闰章 - - 湖阴见说有方干,数就姑山问讲坛。耆旧只今摇落尽,何年执手一相看。
  • 古诗《北醉太平·外》 - - 沈璟 - - 外:他一个个衔冤受枉。义勇忠良则待。削除邪佞整纲常。更才雄志广。净:他的志要怎么外:要把。婺州方腊都驱荡。北方田虎游魂丧。淮西王庆捲旗降把。辽兵绝响。
  • 古诗《游日山·六时香火集宗雷》 - - 葛闳 - - 六时香火集宗雷,日上云收紫翠开。应笑守麾公暇少,二年官满一曾来。
  • 古诗《洪熙古刺水歌同全谢山作》 - - 厉鹗 - - 哀牢九隆汉所开,唐代六诏争喧豗。玉斧画河段氏立,阿
  • 古诗《咏桂·世人种桃李》 - - 李白 - -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 古诗《瑞鹧鸪·乱飘瑞叶下青旻》 - - 陆求可 - - 乱飘瑞叶下青旻。朱桥湖上断雕轮。只有林家处士幽栖处。万树梅花别样春。闲寻诗思西溪道,骑驴踏碎同云。归来且上危楼,惊见湖山老紧关门。那有扁舟乘兴人。
  • 古诗《七夕·凉露沾朱缀》 - - 黎民衷 - - 凉露沾朱缀,轻烟隐玳筵。河边摇素佩,汉曲拥花钿。灵匹欢今夕,云容忆旷年。姮娥依玉兔,流恨桂宫前。
  • 古诗《送歙尉牛宝臣》 - - 方回 - - 身骑瘦马著练衣,能俭谁云俸入微。延礼老儒令子拜,束钤蛮卒到村稀。向来髯漆今成雪,此去袍青合换绯。为报乡邻索南物,锦囊惟有好诗归。
  • 古诗《聊赋短歌即当恸哭》 - - 缪荃孙 - - 赵括真竖子,卫青亦人奴。枢府失胜算,岩疆倚懦夫。赫赫建高牙,指挥包睢盱。闺房溺声色,馀事工呼卢。一朝局势急,遽傺窜海隅。三吴五百里,席捲归萑蒲。鲸鲵吞艅艎,糜鹿游姑苏。万死不塞责,何日欧刀诛。...
  • 古诗《即事·山村到处庆逢年》 - - 乾隆 - - 山村到处庆逢年,民事咨诹缓著鞭。诘曲篱边闻犬吠,高低树里起炊烟。
  • 古诗《偈颂·日迁月化》 - - 释法薰 - - 日迁月化,又见中夏。衲僧那事,如何问著,人人口哑。有誵讹,不借借。六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 古诗《古风次韵太白》 - - 张文胜 - - 神飙触旋玑,大火倾东海。炎蒸销未尽,霜露严相待。乳燕期南征,毛色渐已改。平旦肃行列,去去山河在。云中瞰故国,龙光收郁彩。
  • 古诗《次韵苏伯诚吉士》 - - 陈献章 - - 我浴江门点浴沂,藤蓑自样制春衣。寻常只著藤蓑去,细雨斜风钓不归。
  • 古诗《游烂柯山·仙僧会真要》 - - 谢勮 - - 仙僧会真要,应物常渊默。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说。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 古诗《天仙子·蠡城为王郎记事》 - - 毛奇龄 - - 城上春云城下雨。倩人留婿倾春醑。偷将婿袷障春寒,烹雪黍。炊玉杵。调婿乡音隔窗语。
  • 古诗《和胡仲方摄县喜雨》 - - 释宝昙 - - 罢琴听我一言田,民物如苗吏草然。中有丰年无限意,何须矫首问云天。
  • 古诗《酬仲几秦州道上见寄》 - - 文同 - - 送子入秦处,纷纷黄叶间。 孤舟渡野水,疋马转遥山。 明月每夜望,清风何日还。 新诗慰牢落,为一破愁颜。
  • 古诗《黄君挽词·积庆源流远》 - - 楼钥 - - 积庆源流远,乡评数大门。 吏才堪世用,心事与谁论。 肮脏才三径,凄凉遽九原。 传家五男子,留眼看腾骞。
  • 古诗《赣州·交游之厚鲜如公》 - - 曹勋 - - 交游之厚鲜如公,信越前修辈行中。 有弟方登龙虎榜,乃兄力践古人风。
  • 古诗《良田无晚岁》 - - 章八元 - - 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 无年皆有获,后种亦先芳。膴膴盈千亩,青青保万箱。 何须祭田祖,讵要察农祥。况是春三月,和风日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