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宋湘的诗 >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

朝代:清代诗人:宋湘时间:2023-04-05
好雨连番春已归,柳梢深浅绿成围。
踏青天气晴三日,卖酒人家水半扉。
草色尽迷公子马,花香都上美人衣。
曲他沙暖鸳鸯睡,莫打芦芽恼鸭飞。

诗人宋湘资料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作者宋湘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 查看详情>>

宋湘古诗词作品: 《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 《人日同墨卿太守阴青原居士自准提阁至永福寺》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 《翟义·五侯十将几多时》 《山斋秋夜·不寝非关冷》 《支离·落日衔林半》 《赋得鸿毛遇顺风》 《别湖水·我出具一艇》 《书货殖传后·龙门旧本合重编》 《养疴·牙火头风却酒钟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西门外游春即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王大后挽词·曾辟东朝母万民》 - - 李奎报 - - 曾辟东朝母万民,别开闲馆摄精神。轩星掩彩天无色,兰殿销芳草不春。内范已书彤管手,后宫犹认玉衣身。仙游谒帝应差乐,抆泪哀号世上人。
  • 古诗《石舫·水舫动而石舫静》 - - 弘历 - - 水舫动而石舫静,漫訾舣岸弗通航。冰时此舫原如泛,木舫看他呜里藏。
  • 古诗《喜雪·昨晚微雨夜遂雪》 - - 弘历 - - 昨晚微雨夜遂雪,诘旦缤纷犹未止。玉楼十二羃银葩,鸡树万年缀琼蕊。京兆誊章晨奏披,即融即积四寸矣。小雪大雪胥应节,瑞兆在农宁不喜。旋思喜或邻乎骄,曰惟勤敬答天祉。
  • 古诗《和陶归园田居》 - - 苏轼 - -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 古诗《赵北口杂咏·天光波影碧相涵》 - - 乾隆 - - 天光波影碧相涵,岸芷汀兰绿已酣。谁识敲诗吟赵北,大如披画阅江南。
  • 古诗《咏物诗落叶·青春曾灿烂》 - - 陈振家 - - 青春曾灿烂,老去又何伤。宁谓无留恋?衷心在栋梁。
  • 古诗《次韵戏答留题东山者》 - - 赵汸 - - 诗翁扶醉上危巅,得意留题拂短垣。嗔喜未忘春梦后,是非犹记劫灰前。弓刀几处排坚阵,风月何人共小轩。失脚黄尘应有恨,元龙终不羡求田。
  • 古诗《春思调王修撰袁待制》 - - 马祖常 - - 翰林王学士,宅里好花开。白纻裁春服,青钱唤酒杯。终知老子兴,尝望美人来。笑我如椎钝,敲门一百回。
  • 古诗《代挽王上将之钟》 - - 成惕轩 - - 八公草木震威声,拒胡虏以障青徐,铁血铸孤城,壮烈岂在张睢阳之下;万古梅花表芳躅,登岷山而望淮海,衣冠峙双冢,精魂应与史阁部为邻。
  • 古诗《笔·摹画由来妙手知》 - - 米芾 - - 摹画由来妙手知,彩笺落处直疑飞。寸心用尽终何补,赢得霜毫秃后归。
  • 古诗《清燕亭·波澄荫群木》 - - 司马光 - - 波澄荫群木,永日湛清华。碧筱静秋色,白蘋低晚花。松声工醒酒,泉味最便茶。外事付丞掾,无妨风景嘉。
  • 古诗《游范萝山·萝翠松青护宝幢》 - - 萧照 - - 萝翠松青护宝幢,烟波万里送飞艭。真人旧有吹箫事,俱傍明霞照晚江。
  • 古诗《宋骑吹曲·回銮曲第二》 - - 谢翱 - - 都人望气归瑶阙,星扫茸头落参伐。西人冉冉留紫云,六飞拥日歌回军。
  • 古诗《刘侍中宅盘花紫蔷薇》 - - 章孝标 - - 真宰偏饶丽景家,当春盘出带根霞。从开一朵朝衣色,免踏尘埃看杂花。
  • 古诗《舞风杨柳·灞陵桥畔晚依依》 - - 朱诚泳 - - 灞陵桥畔晚依依,摇荡春光力尚微。汉燕身轻斜亸袖,白蛮腰瘦不胜衣。长条偏藉吹嘘力,弱质难禁剪拂威。寄语章台休摆乱,风流态度有时归。
  • 古诗《云间杂诗·处州贤太守》 - - 毛奇龄 - - 处州贤太守,归卧西郊庐。隔岁方贻劄,经年自著书。趋庭饶孔鲤,去郡解铜鱼。谁念篮舆内,东方千骑居。
  • 古诗《解缆南浦初溯长江江流出鄂渚汉阳两山之间云霭横之如一山然》 - - 王十朋 - - 解缆长江口,回头思黯然。封疆一川隔,烟霭两州连。水鸟飞沿渚,江豚跃傍船。好风知几苇,送我上青天。
  • 古诗《评书绝句·浓墨华腴孕刚健》 - - 余菊庵 - - 浓墨华腴孕刚健,诸城风格古来无。世间不少摹公字,袭貌应防哂墨猪。
  • 古诗《读佛书·天竺降灵圣》 - - 归有光 - - 天竺降灵圣,利益其在此。 雪山真苦行,九恼尚缠己。 非徒食马麦,空钵良可耻。 纷纷旃茶女,谤论或未已。 不知手指中,犹出五狮子。
  • 古诗《室思·峨峨高山首》 - - 徐干 - -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