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陈家鼎的诗 > 读《革命评论》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革命评论》有感

朝代:现代诗人:陈家鼎时间:2019-03-20
专制千年是亚东,平权从此唱欧风。
只教点点文章血,流作樱花一片红。

诗人陈家鼎资料

读《革命评论》有感作者陈家鼎

陈家鼎(1876-1928),湖南宁乡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禹之谟等人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湖南分会。1906年奉孙中山派遣,到上海、武汉等地..... 查看详情>>

陈家鼎古诗词作品: 《小楼听雨·风雨潇潇夜欲阑》 《登岳阳楼有感》 《登岳阳楼有感》 《读革命评论有感》 《读《革命评论》有感》 《夏夜偶成·花影当窗玉露横》 《近感寄伯兄汉元燕京》 《小楼听雨次振雅社韵》 《挽陈其美联·百战敌妖魔

读《革命评论》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革命评论》有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钓篷·舡篷无可载》 - - 赵秉文 - - 舡篷无可载,意钓不在鱼。此身真袯襫,万事一籧篨。载浮不载沈,死鱼安足饵。绿水是非波,临流聊洗耳。
  • 古诗《南塔禅钟·古塔崚嶒俯碧流》 - - 丘弘 - - 古塔崚嶒俯碧流,梵钟隐隐出林幽。一声撞破禅房绿,几杵敲残枫叶秋。长送夕阳归渡口,每催晓月落城头。有时惊觉纱窗梦,清韵还疑五凤楼。
  • 古诗《题画·秋景》 - - 金幼孜 - - 天际凉风瀑布流,遥峰积翠雨初收。板桥人渡疏林晚,野寺蝉鸣落叶秋。
  • 古诗《满歌行·蚤岁逢危》 - - 胡布 - - 蚤岁逢危,迨长百罹。从军苦乐,遐路险巇。途穷涉远海,饥蛟毒鳄声参差。眇体寄波上惊忧,百折殆不能奋飞。中道混异流,不为贫贱移。原生拙货殖,陶子常苦饥。阳山猛虎夹路啼,参辰错莫夜无期。夜无期,殷忧填胸,谁当我知。入山蹈海,思怀自安,独善之事奚益于遗黎。愿见海清泰阶平,睿哲握机寰...
  • 古诗《南山罗汉赞·持轴山中大慈圣》 - - 黄庭坚 - - 持轴山中大慈圣,普应诸供作佛事。虽设大铃金刚杵,如世休马櫜弓矢。龙女来献九渊珠,无心奉施无心受。清净之众见寻常,相视还如土木偶。
  • 古诗《赞黄檗和尚·破布裹真珠》 - - 释法薰 - - 破布裹真珠,古寺甘守拙。与裴国安名,对百丈吐舌。棒头敲出小厮儿,却向大愚言下瞥。瞥不瞥,返遭一掌如何雪。
  • 古诗《课园夫·问我何厨传》 - - 白玉蟾 - - 问我何厨传,珍鲜满故园。笋方青剥指,茄欲紫垂拳。
  • 古诗《下横州乌蛮大滩拜马伏波将军庙》 - - 阮元 - - 郁水贯乌蛮,楼船旧此间。伏波横海去,合浦获徵还。人拜矶头庙,滩喧水底山。篙师能拨险,泼刺出江湾。
  • 古诗《大行皇帝挽词》 - - 王恽 - - 去岁回銮辂,旌麾拥万灵。今春辞画翣,弓剑閟泉扃。黼扆虚琼岛,云龙惨帝庭。词臣思补报,泪湿简编青。
  • 古诗《春夜雪再用韵》 - - 杨公远 - - 一色寰区水墨天,了无尘翳自天然。惜乎官禁瓶无酒,胜赏空辜药玉船。
  • 古诗《告存诗·准拟铭旌已欲题》 - - 洪亮吉 - - 准拟铭旌已欲题,无端白日忽回西。生天成佛都应后,莫哂精庐孟会稽。
  • 古诗《再咏看芙蓉答沈文举》 - - 郑真 - - 淮海秋高宸阙下,客袖飘萧怯凉雨。翩然步向庭阶看,一笑芙蓉红半吐。朅来濠梁今五年,繁华每惜青春前。庄周台东芳草绿,绕床化蝶成孤眠。先生近入黉宫住,佩玉花还喜相遇。秋色于人亦有情,把酒何辞斜日暮。斯文万代肺腑亲,食前岂必罗八珍。集裳骚客楚天远,悠悠江水空愁人。锦城慨想当...
  • 古诗《梁园·一十八里汴堤柳》 - - 密璹 - - 一十八里汴堤柳,三十六桥梁苑花。纵使风光都似旧,北人见了也思家。
  • 古诗《贵溪谒象山先生祠》 - - 方献夫 - - 道在人心自不忘,象山高与此溪长。梅花已算馀三百,谁为先生一瓣香。
  • 古诗《门联·家传渤海箕裘远》 - - 龚丰谷 - - 家传渤海箕裘远;春到方壶雨露新。
  • 古诗《区海目宫谕过访留夜酌》 - - 黎邦琰 - - 夜合花开欲雨天,淹留相对一灯前。却怜铃柝孤城静,不道云霞曲径偏。把酒正逢徐孺榻,论心还寄来生船。十年燕市空裘马,回首风尘已惘然。
  • 古诗《宫词·日透珠帘见冕旒》 - - 张蠙 - - 日透珠帘见冕旒,六宫争逐百花毬。回看不觉君王去,已听笙歌在远楼。
  • 古诗《和王主簿·水色岚光杳霭间》 - - 陈宓 - - 水色岚光杳霭间,诗人得句意偏闲。我今收拾胸中去,归赋淮南大小山。
  • 古诗《祢衡·慢骂狂生捋虎须》 - - 王翰(明) - - 慢骂狂生捋虎须,比言雀鼠意何如。只缘要假刘郎手,兼道才名亦是虚。
  • 古诗《三溪·何年巨斧神丁擘》 - - 陈熙治 - - 何年巨斧神丁擘,遗节还看此日留。一水潆洄通地脉,两山旋转界溪流。危坡徙倚羊肠险,曲径斜通鸟道幽。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黄叶下清秋。